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9-22 05:14
最近,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了“百亿大招商活动”,各级领导和干部职工已经积极投身到大招商活动中去。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尽管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以交通、通讯、水利、能源为主要内容的硬件建设,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幅改善;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欠账多、资金缺口大,导致我市,尤其是中心城市交通不畅,供水不足,排水排污设施落后,能源供应不稳定,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基础设施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是城市正常运转的保证,是物质生产和生产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在“百亿大招商活动”的背景下,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就显得更为迫切,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就是要不断加大园区建设的力度。园区是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载体,工业向园区集中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城市化进程、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因此,园区内部硬件设施的完善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地方投资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按照规模化、专业化、高新化的方向,我市高起点规划,提升品位和档次,着力培育了一批省、市级示范园区,形成了以省级园区为核心、以市级园区为重点、县级园区为配套的良性发展格局。尽管如此,和发达地区、兄弟城市相比,我们的园区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落后,承载力严重不足。“百亿大招商活动”如期结束后,必将有一批超大型的项目落户我市,从现在开始,就要未雨绸缪,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对我们的工业园区进行功能升级,使可能到来的“工业航母”能够顺利停泊。

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就是要重视城市资源的开发利用。城市是一个地方的名片,是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完善基础设施,必须把现有城市资源的开发利用放到十分突出的地位,着力引导城市市场化经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资产,如自然生成的土地资源共享模式,人力生成的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以及政策、文化历史、使用权、管理权、冠名权等无形资源。只要我们善于和敢于用市场化的手段盘活城市资源,尽快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导向,以社会资金为主体,以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城市建设融资体系,形成自我补偿滚动增值的良性融资机制,就不仅能够解决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能够从中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弥补历史欠账,提升城市品位,引来更多的资金和项目,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

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就是要继续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城镇化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作用,可以带动经济资源重组整合,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城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投资环境的优劣与否。由于受交通、原料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不是所有招引回来的项目最后都得入驻工业园区,必然有一部分项目落户在小城镇。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客观地讲,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城镇的发展和需求难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起到支撑作用,更无力承接工业项目,尤其是大项目的落户。因此,完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优化投资环境的当务之急。

基础设施建设属“硬”环境的范畴,其完善程度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只要我们抓住园区这个核心,抓住中心城市这个中心,抓住城镇化建设这个重心,就一定能够用有限的资金,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基础设施跃升到新的台阶,使投资环境得到根本好转。(渭南日报评论员文章)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