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我市职业教育办学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专业重叠,特色不明显、发展不平衡和多头管理、竞争无序的现状,昨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城区职业教育发展座谈会,市委书记梁凤民,市长徐新荣,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安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安庆学,副市长雷超武出席会议并分别讲话。来自渭南城区数十所职业教育学校的法人代表、市直有关部门的领导及驻渭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参加座谈。
在此次座谈会前,围绕如何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做大、做强、做优我市职业教育品牌,梁凤民专门深入渭南城区的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中铁二十局技工学校、培华艺校、渭南技工学校和陕西扶贫技术学院等10多所职业教育院校进行了细致的走访调研。当前,全市在册各类职业教育学校共189所,其中113所在渭南城区,在校学生达67800多人。调研中,梁凤民每到一处,都认真地了解各院校的办学特点和专业优势,实地查看教学基础设施和实训基地,仔细询问办学规模和发展的前景,并勉励各职教院校积极探索优势资源共享、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水平、打造特色品牌的新路子。
座谈会上,各职业学校的负责人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和整合资源、做大做强渭南职教品牌的设想,表示深受鼓舞并积极响应,同时就促进渭南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在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梁凤民、徐新荣分别就加快渭南城区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要求。
梁凤民指出,渭南的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不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发展都很迅猛,在全省、全国有影响、有地位、有品牌,也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适用人才。但面对渭南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亟须全市各级认真加以研究解决。当前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关键在整合、做大在规模、做强在品牌、根本在特色、核心在师资、环境在政府。梁凤民强调,整合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对全市职业教育进行资源整合、专业整合、布局整合;品牌对渭南职业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品牌就是影响,品牌就是生源,职业教育园区的规划、布局都要从打造品牌做起,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牌效应;特色与品牌有密切的联系,没有鲜明办学特色也就形不成品牌,要紧紧抓住优势特色专业做精、做强、做优;一流的职业教育核心取决于能够培养适应市场经济所需人才的一流师资,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方式,招聘人才、吸引人才,在职业教育师资引进、奖扶上狠下工夫;创优职业教育发展环境的责任主要在各级政府,要统筹规划职业教育发展,完善和落实好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特别是鼓励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提升职业教育宣传档次,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舆论氛围,不断把我市的职业教育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徐新荣在讲话中要求,当前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要求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下工夫,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下工夫;要坚持规划先行,明确职业教育办学目的及目标,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市场等措施整合职教资源,建设职教园区,提高办学质量,打造名副其实的培训城;要营造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对公办、民办职业教育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各职教院校的负责同志,要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在办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上勇于创新,内外联合、强强联合,走国际化、专业化特色发展路子,着力推进全市职业教育继续又好又快发展。(渭南日报 记者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