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上午9时30分,随着华山瓮峪旅游进山公路等十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的启动,渭南市将在50天内投资150亿元建设22个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这是渭南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紧抓国家扩大内需机遇的重要举措。
今年以来,渭南市委、市政府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继续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狠抓落实”的指示精神中,坚持把解放思想、扩大开放作为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市上下形成了“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强市富民”的强劲势头。1至10月份,全市经济增长14.6%,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171.15亿元,增长1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90元,增长26.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673元,增长27.75%。
今年2月18日至3月7日,刚刚组成的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先后深入市直机关各部门、各民主党派、各县(市、区)和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单位,调查了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每到一处,首先强调的是“解放思想与新型工业化”、“项目建设与招商引资”,“特色产业与农民增收”,使各级各部门深感解放思想在促进渭南跨越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此后,临渭区、华县、澄城县、市劳动局等县(市、区)和部门,紧锣密鼓地部署解放思想、招商引资、全民创业活动,一场“在思想解放中推进发展、在建设实践中解放思想”的活动在秦东大地迅速展开。全市形成培训创业等四大创业格局,创业项目快速发展,创业经济迅速崛起。仅2008年,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创业13260多人,农民创业82.12万人,带动就业110多万人,创造经济效益13亿多元。
推进新一轮思想解放,关键是如何正确把握解放思想的精髓,如何不再出现“新瓶装旧酒”的现象。为此,渭南市委把解放思想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突破已有传统,打开大门,敞开胸怀,“请进来、走出去”等活动上来。首先是宽松人才环境,不分地域界限,招贤纳才,真正把思想解放、有开拓能力的干部放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干部作用的岗位上来。今年以来,先后公开招聘了华山管委会副主任、市城建局局长、旅游局局长、招商局局长等8名正处级领导干部,并选派干部赴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为加快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其次,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把领导干部的现代经济知识和开放意识、项目建设与管理,宏观经济运行等作为重点,邀请专家讲授项目管理与招商引资、宏观经济发展方向、沿海开放经验、开发性金融支持等课题。先后举办带有招商引资项目的各类培训班30多个,受训1500多人次。三是组织百亿元大招商活动,全市12个县市区和30多个部门主动出击,以各种不同形式实施招商引资工作,共签订项目合同238个,实际引资350多亿元。其中,投资171.5亿元的三大煤化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一期投资11亿元的中联重科渭南高新工业园项目、投资近16亿元的澄城多晶硅项目等落户渭南。四是开门纳谏,调查研究,把准发展之脉。确定了事关渭南发展的15个调研课题,全市共征求群众意见3670多条,查找和梳理出影响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2400多个。根据干部群众建议,市委、市政府适时作出了《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重要举措,为进一步促进思想解放,加快渭南的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渭南市委书记梁凤民说:“解放思想不是喊一两句口号,搞几次报告会,抓几次培训,关键是要把解放思想的行动落实在科学发展的实践之中,用实实在在的效果检验思想解放的力度,扩大开放的成果。”目前,一场继续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正在秦东大地如火如荼开展,扩大开放求实效已成为渭南干部群众的共识共动。(通讯员 杨建秦 刘玉陆 陕西日报 记者 王忠杰 卢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