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把153个扶贫重点村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工程之一纳入全年的目标考核。任务下达后,市县各级农发办积极争取资金,帮助这些村镇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这些贫困村庄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临渭区向阳办蔡郭村是临渭区政府确定的扶贫开发建设重点村,过去由于自然条件差,底子薄,全村没有一条像样的村道,村民喝的还是自家水窖的苦咸水。从今年扶贫开发以来,在市区农发办的努力下,该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蔡郭村党支部书记陈根直:我村进行扶贫开发以来,市区扶贫部门给我们村先后投入资金120万元,帮助我们村完成了2.8公里通村路和8条村道的硬化。新修排水沟1800米,新打深水井两口,使全村200多户群众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全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今年六十岁的村民郭茂文对全村扶贫开发以来的变化,深有感触,过去由于交通条价差,老郭种的大葱运输困难,老是卖不上好价钱,只能靠种粮养家,日子过得十分辛苦。路通了以后种大葱,产值又高了,这下来一亩地下来连种麦子和种葱就是3000多块钱,比原来增加了2000多块。
像临渭区向阳办蔡郭村一样,在全市各级农发办的努力下,我市实施扶贫开发的重点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都有了明显改善,截止今年9月,我市临渭、蒲城、大荔、白水、合阳、澄城等11个县(市、区)已全面完成了153个重点村建设任务,使5万余户、20万群众受益,贫困村户均增收千元以上。与此同时,我市全面启动了2008年规划的138个扶贫重点开发村建设。
市农发办副主任丁运良:2008年全市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1亿元,其中中省财政扶贫资金9320.8万元,信贷扶贫资金近两个亿,市县财政扶贫资金530万元,社会和两联一包参与部门共投入扶贫资金及物资达1400多万元。
在积极落实扶贫资金的同时,08年我市按照重点扶持,分片开发,集中使用的原则,狠抓扶贫重点村建设、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等三项重点工作,并在实践中逐步明确了“瞄准贫困人口、坚持连片开发、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稳定脱贫”的工作思路,探索出抓重点户促增收,抓转移培促就业,抓规模促增效,抓帮扶促发展,抓典型促推动的新型扶贫工作模式,全市提前完成2007年度3600人的搬迁建房任务,并启动2008年4200人的搬迁计划,落实小额信贷扶持资金1.32亿元,扶持1.14万户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实施雨露计划培训输出贫困青年8000多名,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贫困农民20万人次。
市农发办副主任丁运良:2008年,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2008年底全市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07年的756元增长到08年的1000元左右,贫困人口人均占有粮食由390公斤提高到410公斤。使全市9.1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8.3万低收入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渭南电视台 记者张涛 田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