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市政府出台13项措施,确保2009年我市工业经济增长18%。
这些措施具体是:一、建立旬快报和月度分析报告制度。加强对12个县(市、区)、15个产业园区和30户重点企业的监测,逐企业建立运行工作台账。建立工业企业贷款旬报制度、工业经济运行旬快报、月度分析报告制度和银企座谈会制度,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的趋势性问题,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二、建立市级领导包联企业制度,切实做好工业企业生产要素的保障。切实保障秦岭电厂、韩城二电、蒲城电厂等重点电厂的稳定运行,进一步促进电力供应。加强铁路、公路运力协调,最大限度地保证工业产品的铁路运输和不可拆解大件工业装备公路运输畅通。三、继续抓好工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在落实市、县两级财政投入5000万元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定财政投入,用于企业贷款贴息,力争撬动银行增加工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10亿元以上。四、增加重要生产、建设物资储备。落实储备贷款贴息的利好政策,鼓励和支持重要企业储备钢材、有色金属和原材料。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市、县政府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物资储备,为后续发展创造条件。五、大力促进工业产品销售。组织专门力量,帮助企业扩大对外销售,不断开拓省外、国外市场。六、落实振兴重点产业的项目和资金。围绕国家实施九个重点产业振兴规划,重点抓好钢铁、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等产业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工作,积极争取中、省对我市工业建设项目的支持。抢抓省政府支持中航工业飞机公司建设的机遇,加快卤阳湖飞机产业园的建设,年内取得明显进展。抢抓省政府加快培育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的机遇,落实项目,建设渭南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七、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渭投资建厂。八、强力抓好工业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总投资549.86亿元的65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其中能源焦化类项目14个、精细化工类项目8个、装备制造类项目7个、轻工纺织类项目11个、冶金建材类项目18个、高新技术类项目7个。同时,建立工业项目库和技改项目库。九、积极促进银企合作。协调金融机构加快对我市工业企业贷款的核报进度;协调金融机构和工业企业的对接,优先为优势龙头企业提供贷款;充分利用国家并购贷款政策,推动优势企业并购重组。十、减缓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在国家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基础上,再取消一批、暂停征收一批我市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再核定一批降低征收标准的收费项目。重点抓好非公有制企业治乱减负工作,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十一、充分发挥企业在保增长中的主体作用。支持和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在规划决策、市场开拓和抵御风险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注重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企业家的聪明才智。十二、抓好工业保增长的宣传工作。新闻媒体要围绕“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做好系列报道,设立专题栏目,定期宣传政策和典型事例,发挥好主阵地作用。十三、加强协调指挥,实施表彰奖励。成立市政府工业保增长协调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和5个工作组,统一协调指挥全市工业保增长的有关工作。年终,市政府将举行隆重的表彰大会,对工业保增长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县(市、区)、部门、企业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渭南日报 见习记者 姚 琼 通讯员 李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