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渭南召开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和工业经济运行座谈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3-13 07:54
昨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业经济运行座谈会,市委书记梁凤民,市长徐新荣,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田军,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秘书长王安稳,副市长雷孟斌,用了一整天时间与各县(市、区)长,市直有关部门和驻渭各金融机构的领导、全市18家重点项目建设单位和50户重点企业的负责人一起,面对面认真分析当前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和工业经济运行现状,共同研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遏制工业经济下滑、确保渭南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办法及措施。

座谈中,各县(市、区)汇报了县域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以及规模以上企业的相关情况。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的负责人介绍了工程进展、企业经营状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期间,梁凤民、徐新荣还现场办公,就企业提出的问题,一一予以落实。

梁凤民指出,今年,渭南的第一要务就是保增长,就是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要狠抓工业经济,确保实现增长目标。各县(市、区)要抓紧对规模以上的企业调查摸底,务必核实户数,逐一建档立册,尽快签字上报。要给规模以上企业派驻政府工作人员,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要及时研判企业的运行情况,每半个月召开一次调度会,逐企业进行分析研判。市上也要每月召开一次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吃透情况,研究对策。要关爱企业,支持企业,真心实意为企业做好服务,努力为工业经济的正常运行创造一流的环境。     梁凤民强调,要全力抓好重点项目,确保投资任务完成。当前,投资是渭南经济发展的第一拉动力。有关职能部门要认真研究经济规律和项目投资,既要抓好基础设施项目,更要重视产业类项目。要弄清找准问题,做实做细工作,力争使能开工的项目一天也不推迟,使已开工的产业类项目一刻也不耽误,尽快投产运行,确保今年600亿元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全面完成。

梁凤民要求,要转变作风,扎实工作,确保经济社会较快发展。他说,能不能遏制工业经济下滑的局面,能不能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目标任务,能不能保持渭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关键要靠各级干部扎实苦干、埋头实干,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既要转变政府职能,更要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各县(市、区)和相关职能部门,都要设身处地的为企业着想,积极主动为企业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严禁乱检查、乱罚款,千方百计为企业创造最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徐新荣在讲话中指出,今年以来,面对多年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方针政策,扩投资,调结构,保增长,全市经济总体向好发展。工业经济在困境中增长,生产止跌回升;夏粮旱情有所缓解,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固定资产投资加快;消费品市场活跃,价格涨幅持续回落;财政收入增长较快,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但也应当看到,全市经济运行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工业生产形势严峻;农民增收难度加大;重点建设项目开工率较低;财政形势不容乐观;银行信贷资金供给结构性矛盾加剧。他要求全市上下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一是要进一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已经开工的项目要真开实干,加快建设进度;没有开工的项目,要逐个排查原因,面对面解决问题,促其尽快开工。二是要加快工业发展。要认真研究分析重点县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所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要加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工作,提升统计数据质量。要扶持和引导企业抢抓机遇,加快技术改造,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各级银行要加快贷款发放力度,帮助企业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注重扶优扶强,继续加大财政贴息支持力度,辅导企业上市融资,帮助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加快发展。高度重视品牌建设,争创名优产品,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着力完善现有工业体系,加快煤炭、花炮等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积极发展光伏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完善企业改制后续工作,巩固国企改革成果。三是狠抓招商引资。高度重视项目包装工作,以项目为载体,引进大投资、大项目,确保投资稳定增长。要高度重视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力度,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园区建设新格局。(渭南日报 记者 王 松)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