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渭南市抓项目扩投资促发展纪实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4-05 07:40

莫道春寒生料峭,陌上依然添新绿。3月29日,是渭南市投资28亿元的18个项目集中开工日,也是该市今年的第五个集中开工日。这是渭南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精神,实施保增长战略,开展“项目投资促进年”活动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
     从2009年岁声敲响,渭南市在金融危机的“寒冬”里蓄势,相继开工了120个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达65.7亿元,几乎是天天有项目,县县落“金珠”。不仅像中联重科、神华煤业等有影响的大型企业在渭南办厂,而且像华山化工、金钼集团等大型工业企业也在迅速扩张延伸,产能大幅提高。截至2月底,全市生产总值达到80多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72.4亿元,同比增长14%;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57亿元,同比增长1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1亿元,同比增长13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5%,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31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了9.35个百分点,以投资拉动和工业经济增产增效为主的各项指标在逆势中强势增长,显现活力。
     企业强、渭南强,企业好、渭南好。为了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各项措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制定出台了《工业保增长实施意见》,成立了市政府工业保增长协调指挥中心,建立了领导包联县市和重点企业制度、旬快报和月分析报告制度,及时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市上领导纷纷深入企业调查研究,面对面帮助企业化解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中小企业局向全市企业公开承诺“办好十件”实事,并建立重点企业帮扶联系点制度,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政策、技术合作、上市融资等服务,为企业走出困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事情“马上办,办上马”。面对金融危机给企业运行带来的资金困难,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主持召开银企项目推介和对接洽谈会,市国资委、金融办主动为企业当好向导、做坚强后盾。截至3月底,共为178个企业项目协调贷款168.9亿元,129户申请贴息流动资金贷款企业落实21.22亿元,市政府还组成12个企业服务小组,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解决实际问题500多个,帮组企业健康运行,超常发展。
     金钼股份是辖区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更是辖区最大的纳税大户。企业的利益,就是全市人民的利益。市长徐新荣要求市、县政府部门,要倾其全心支持,竭其全力服务,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链;有关部门积极协助企业建立了金堆钼产业开发区,扶持企业新上了20万吨硫酸、30万吨甲醇、烟尘尾气发电等扩张项目,企业年产值增加20%以上。
     紧紧抓住东南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按照”大区域规划、大产业构建、大集团引领、大项目促进”的思路,围绕产业、资源建园区,依托园区抓项目,初步形成了以精细化工、机械电子、现代医药和物流配送、职业教育、高新技术为龙头的现代化工业集中区;把“园区是平台、项目是支撑、企业是主体、环境是保障”摆到科学发展的战略位置,为企业营造成长的“摇篮”,为产业集聚提供发展平台。凭着资源丰富、劳动密集的优势,连连出击,外引内联,吸引了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中冶陕压冷轧设备生产等大型优势产业项目在辖区“落地生根”,为渭南工业蓄势待发、逆势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良好的服务保障为企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成长环境。目前,全市已经形成各类产业园15个,入驻企业437家,园区经济已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先导区、核心区和增长区。蒲电三期工程、荔华乳业公司10万吨液态奶扩建、陕西劲星棉业有限公司6万锭高档纱技改、工业氧化钼生产线技改项目等一批技改项目完成投产,产量提高,产值增加;金堆城余热年产20万吨硫酸、30万吨氧化铁球团矿、潼关200吨金精矿冶炼生产线项目等一批新上项目将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26.3%以上。从这里人们已经看到了渭南工业经济在逆势中崛起的蓬勃态势。
     以园区为平台的招商引资工作亮点频闪:截至3月底,全市160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122个;110个新建项目开工建设68个,共完成投资110多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20多亿元,增速达15%,实现增加值40亿元。
     市委书记梁凤民满怀信心说:始终扭住工业不放松,坚定不移地建设“关中东部新型工业强市”是振兴渭南、实现跨越的必由之路。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蕴藏着发展的良好机遇,只要我们抓住机遇,逆势而上,渭南的工业就一定会在金融危机中昂首挺立,健康前行。(陕西日报 通讯员  杨建秦  刘玉陆  记者  王忠杰)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