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越历史的时空中,渭南决策者以崛起于阡陌的精神和毅力,收获着沉甸甸的果实。
一块沉寂千年的盐碱地,因为执政者的执著和筚路蓝缕的耕耘,这里孕育着渭南560万群众奋起勃发的新希望。
这是一块化腐朽为神奇的创新之作,在一块沼泽地上建设一个现代产业开发区,而且以生态、亲水、高端为发展立意和走势,融合现代开发区建设的精神特质和极致追求,让汉唐文化得以弥漫和彰显,卤阳湖现代产业开发区的建设给了人们太多生动的注解。
这是一块用大手笔构建起来的希望之地,以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化明星城市为目标,在124平方公里的盐碱滩地上通过摆布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旅游业两大板块,举全力做大通用飞机制造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使之成为渭南乃至全省经济发展的引擎。
这里锻造和正在锻造着一批负责任、讲奉献、善创造的开发建设者团队。他们用制度建设作为硬约束,以担当、攻坚、效能、卓越为精神指向,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把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时时处处彰显着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穿透力。
市委书记梁凤民、市长徐新荣感慨地说,卤阳湖的开发和建设,是渭南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加速器,更是渭南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千载难逢的机遇。通过实施“大绿、大水、大空间”的开发模式,通过大融资、大投资带动大发展,全力打造一座生态、宜居、兴业的东秦新城,使卤阳湖真正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明星城镇和关中——天水经济带一颗璀璨的明珠。
筚路蓝缕 奋起勃发——艰辛中孕育着希望
卤阳湖的开发、建设和发展,凝结了各级领导太多的心血和智慧,彰显了执政者崛起于阡陌的毅力和魄力!
穿越卤阳湖万年的历史步履,执政者深感责任沉重。
距今500万年以前,地球上最原始的古陆鄂尔多斯盆地,在一次复杂的地壳运动和海陆变迁中,成为由峡谷河道串起的众多湖泊。东端最为浩瀚的,是三门湖。经过时光的打磨,百万年后的三门湖在地壳的再次构造中,支离破碎,此刻卤阳湖——青涩登场。在接下来的几千年间,卤阳湖烟波浩渺,水色丰盈,滋养孕育着周遭变换的周秦汉唐子民。
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卤阳湖受到地质、气候、人为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秀美碧波终于不堪重负,至明朝末年逐渐退缩成滩,再难回复往昔水天一色的卓然风姿。
盐滩、碱泊之类的鄙夷字眼,逐渐取代了它在人们口中的骄傲传扬;贫穷、困苦之类的无奈生计,日渐磨灭了它在人们心中的丰美向往。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面对万亩卤水,却喝不上干净的水;他们努力劳作,却收获不到冀望里的谷满粮丰;他们奋力建设,却仍然满目疮痍;他们发展工业,开采芒硝,却产出低下,生活困顿。
面对干涸的盐碱滩涂,面对贫苦的乡亲父老,面对落寞的一方水土,省市各级领导被深深触动,久久不能平静……于是各级领导关注的目光开始投向这里,考察的脚步一次次踏上这片土地,开发建设的意念一次次萌动于胸……
2007年1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深入卤阳湖调研,提出了开发卤阳湖的重大课题。
2007年5月4日,省委书记赵乐际深入卤阳湖调研,要求加快启动开发步伐,把卤阳湖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典范。
省长袁纯清更是多次深入卤阳湖考察。面对卤阳湖,他深情地说:“这是一块宝地,我对这个地方很动心,这个地方有充分利用、开发的必要。”他亲自把“卤泊滩”改名为“卤阳湖”。
更让各种决策无法停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水、陆、空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产业优势:作为陕西省航空产业规划中“一基地五园区”之一的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蒲城通航产业园已入驻开发区,将作为开发区的通用航空产业的龙头企业,依托陕西省雄厚的航空工业基础,为开发区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土地资源:这里124平方公里,有可供建设用地7万亩,水面1万亩。区内地势平坦,连片成方,居住人口稀少,开发潜力巨大。
区位优势:这里是置身西安1小时经济圈内的国家关中经济开发带腹地,西禹、渭蒲高速、渭清公路擦边而过;西包、西侯、西延铁路横穿其中,外围交通便捷发达,区位优势不言而喻。
水资源充足:有1122平方公里的地表水汇向开发区,形成万亩水面。东抽黄工程每年向开发区提供工业用水3亿立方米,日均82.2万立方米。渭北380岩溶水系人饮水每天10万立方米直供开发区。
不能再让这块宝地沉睡了!“综合开发这块土地,利用124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把闲置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依托国家航空产业基地通用航空项目的优势,全力打造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的现代产业,让这里成为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承载地,在发展过程中普惠群众,实现民房变广厦,村庄变社区,农民变居民,责任田变责任房,一产变三产的质的转变”。2007年8月14日,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卤阳湖开发有关问题。
省委省政府发出开发建设卤阳湖的动员令,犹如嘹亮的号角,让正在这块地上谋划发展的渭南市委、市政府情绪为之激动,精神为之振奋!
接下来的工作紧锣密鼓。省政府特别建立了卤阳湖现代产业开发区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指导、协调各项工作,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渭南市迅速成立了卤阳湖现代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授予独立的国民经济计划管理、规划建设管理、土地管理、项目管理、财政管理等权限。
“卤阳湖现代产业开发区”由此诞生。走出沼泽,战胜泥淖,是卤阳人的必然选择!从此,卤阳湖,一个沉睡了300万年的古湖,在时代的契机中,满载光荣与梦想,惊世巨变,熠熠生辉!“绿色、生态、现代”成为这座即将崛起的新型工业化城市的执著追求。
立志超越 高起点规划——《渭南卤阳湖现代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描绘壮美蓝图
如果说,万年以前那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地壳运动,构造了一个烟波浩渺的卤阳湖,那么今天卤阳湖现代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则投射出时代发展带给它的辉煌未来。卤阳湖确定以打造通用航空产业为主的发展模式,承载了太多的责任和使命!
对整个陕西来说,在卤阳湖发展通用航空产业,是对我省整个航空产业格局的一个重大补充,必将推动渭南乃至全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推进关中城市群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对于渭南来说,正在着力实施的四大组团发展战略中,卤阳湖的开发和建设是渭南中心城市加快发展,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的一个重要经济提振点。如何实现开发区的大策划、大融资、大投入,这是摆在卤阳湖一班人面前亟待破解的一道命题。
对滩区所涉及的蒲城和富平两县6乡镇54个行政村5.5万人来说,告别“夏秋水汪汪,冬春白茫茫,遍地盐蓬草,不长庄稼苗”的生活窘迫,已经成为梦寐以求的向往。
承载着责任与使命,卤阳湖按照规划为纲,基础先行,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开始着手编制发展规划。开发区管委会始终坚持思想的海拔决定认识的高度,规划的海拔决定建设的高度,高起点编制总体规划,聘请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教授多次深入卤阳湖调研踏勘,编制规划。同时,邀请了全国的知名专家对规划反复论证,不断完善。规划专家对项目区的历史水文状况,水源分布,地质结构以及利用状况进行深入调研和考察,同时对项目区的总体定位,产业布局,经济效益以及对渭南市乃至全省相关产业的支撑作用等,做出了合理科学的分析评价。
随之,《渭南卤阳湖现代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以其前瞻性和指导性,于2008年12月3日获省政府批复。
谈起总体规划的特点,卤阳湖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虎成告诉记者,开发区以卤阳湖大道为轴线,北部发展工业类产业项目,南部以旅游业发展为主,全力打造以下两大经济板块。
——现代制造业板块。充分发挥开发区土地和空域资源优势,在东区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园,以通用飞机总装制造为主导产业,逐步形成研发、制造、维修、培训、航展产业集群发展的航空高科技园区。同时,在航空产业园以北规划建设装备制造业园区,重点发展电子、机械、新型材料等装备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板块。依托水资源优势,在东片区建设以天骄湖片区为主的文化、基础、服务、旅游设施、以航空旅游和高级私人俱乐部为主题的天卤湖片区、以城市滨水休闲生活形态为主题的天子湖片区,打造卤阳湖行政商业文化中心,形成以生活居住区和旅游休闲功能区为主的核心区域,逐步发展成为交通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有机结合的中国西部现代化仓储、加工业聚集中心和现代物流集散中心。
《渭南卤阳湖现代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的批复,加快了以开发区总体规划为龙头的各类规划的编制工作:天骄湖控制性详细规划顺利通过评审,委托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华夏所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委托蒲城县供水局完成了开发区供水规划和设计排碱治水项目可研和应急排碱治水方案通过评审;东入口区广场和中心广场规划编制完成;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编制之中。同时随着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推进,卤阳湖将把社会事业发展纳入通盘考虑,启动了起步区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编制工作,学校、医院等公益设施建设将进一步跟进。
尤为一提的是,卤阳湖在规划和建设中充分挖掘汉唐文化,以此为内涵发挥形成独特的卤阳文化。卤阳湖是一块弥漫着深厚文化气息的地方,这里,中兴汉室的宣帝刘询、唐玄宗李隆基等在卤阳湖畔执政恤民的故事传唱千年。在文化塑造中将深挖其隽永丰厚的历史文化故事,彰显强悍的西汉雄风,最终将各种文明串联起来,形成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点、线、面相结合的文化载体和建设风格,让有形的硬件设施体现无形的文化思想,让文化设施彰显旅游的无尽魅力。
有了规划这一总纲,卤阳湖以城市经营为手段,把地域资源和项目相结合,把公益性和企业利益相结合,迈开了大手笔建设的步伐,以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取向,最终达成文化、商业、旅游的契合,实现跨越式、跳跃式、飞跃式发展。
执著奋争先 当惊世界殊——打造中国最具竞争力和世界知名的通用航空中心
卤阳湖开发区的发展和建设注定要为中国航空产业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卤阳湖开发区内全力建设通用航空产业园,将通用航空产业园作为卤阳湖现代产业开发区核心区和优先发展的示范园区,作为西安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一基地五园区”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定位发展,这是卤阳湖实现跨越发展的一个战略抉择。
西安通用飞机研究所所长李大明研究员、运—7系列飞机/小鹰—500飞机系列总设计师龚国政研究员莅临我市考察时告诉记者,通用飞机用途很广,主要用在工农业生产、公务联络、抢险救灾、观光旅游、体育活动、科学研究等方面,而且数量很多,目前全世界的通用飞机数量超过34万架,占民机总数90%左右。而国内只有800余架。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需求趋旺,通用航空产业也将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通用飞机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发展的重中之重,通用航空有望成为我国未来20年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卤阳湖开发区发展通用航空产业,更有其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区域内有半径20公里、高度2000米以下的本场空域,国内少见;集陆地、草地、水上为一处的三跑道设计,全国仅有;是两年一度的中国国际通航大会的举办地。这些优势,加上卤阳湖人的创造、创新、创先的精神以及锲而不舍的努力,中国通用飞机必将从这里起飞!
据记者了解,通用航空产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开发”的原则,近期规划建设4.7平方公里,包括占地3361亩的蒲城内府机场。建设以通用航空制造、通用航空运营服务、航空主题体验旅游为主导产业,打造中国最具竞争力和世界知名的通用航空中心。
如何实现通用航空产业园高质量高起点发展,承担沉甸甸的责任,卤阳湖一班人四处寻求真经。开发区管委会聘请智囊团,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白文平高级研究员为项目经理的5人现场工作团队,于2009年2月22日入驻渭南,就卤阳湖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路径、发展模式及产业布局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现场研究和论证。
这5名由教授、MBA、研究生组成的工作团,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卤阳湖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西北模式:即把通航飞机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由市场主导,首先考虑市场的实际需求,注重开发通航业务的终端应用市场,以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形成市场与政策的良性互动,逐步改善通航产业环境,随着通航业务的增长引发对通航飞机的现实需求,带动通航飞机的生产制造,最终带动整个通航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同时,管委会多次与民航西北局、空管局、阎良航空产业基地及国内外通航方面的学者、产业界专家、企业界人士进行广泛交流和探讨。在民航西北局的大力支持下,起草了《关于在渭南设立通用航空综合试验区的申请报告》。
“卤阳湖通用航空综合试验区”将以渭南卤阳湖现代产业开发区为中心和依托,以入驻的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蒲城通用航空产业园为龙头,开展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试点工作,并随着试点工作的推行和通航运营网络的扩大逐步辐射渭南乃至陕西其他区域,扩大试验区范围。
管委会的同志告诉记者,综合试验区一旦获准,卤阳湖将成为全国空域开放试点,为通用航空的行业管理政策和行业标准制定、运营管、安全保障与风险管理机制和通航运营综合管理体系提供范式。
与此同时,渭南市正在积极设立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基金,为卤阳湖通航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超越,是根植实力的从容,是发自理性的自信,是尊重客观的实干。卤阳湖的高起点规划和大手笔建设,让人们看到超越者追求唯美气魄。卤阳湖必将成为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重要承载地!
克难攻坚 负重奋进——开启卤阳湖建设新篇章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接下来卤阳湖人用付诸实际的行动将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
市委书记梁凤民把卤阳湖开发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在开发区建设过程中,多次到卤阳湖调研,为卤阳湖的建设提出了许多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要求在开发建设中牢牢把握生态性、亲水性和高端性,以集约型、高科技性为发展方向,拒绝污染和粗放型发展。同时在建设中要做到“四个坚持”:坚持一流标准;基础设施与产业开发并举;基础设施建设要推进区域内城镇化水平;围绕基础设施实现一流绿化,通过环境的打造,真正以生态环境来提升卤阳湖现代产业开发区的整体形象。
市长徐新荣多次就卤阳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召开会议,召集水利、交通、土地、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分配任务,责任包干,倒排工期。对解决卤阳湖的机制和体制建设做出了重要的决策。
为了让卤阳湖建设一开始就在高起点上运作,卤阳湖管委会一班人还聘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为卤阳湖开发建设把脉。他们先后深入到天津滨海新区,西安的浐霸、曲江、高新以及经济开发区等地,学习考察这些地方的机构设置,先进的管理经验,发展模式以及产业定位等。
谋定而后动。在开发区建设中,紧紧围绕“规划为纲,基础先行,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开发方略,围绕“一地两路三水”工作重点,坚持清淤先行,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储备土地并重,坚持项目策划包装与招商引资,融资工作并重,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不放松,一手抓项目带动战略不动摇,全力打响卤阳湖建设的“组合拳”。
一地:即土地征收储备。全年计划征地6000余亩,其中天骄湖及三产类项目用地2800亩、二产类项目用地1000亩、应急排碱治水用地2000亩、卤阳劳教所新址260亩。
两路:即卤阳湖大道和朝阳路建设。10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三水:即天骄湖、排碱治水和供水一期工程。天骄湖及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年度任务。排碱治水工程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年内启动实施。供水一期工程完成主管道建设,并从蒲城县引水至开发区。
建设何谈一个易字,面对来自资金、土地、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卤阳湖一班人把建设过程视为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自加压力、负重奋进,想尽千方百计克服困难。
——理顺机制做保障。由于职能缺失,开发区管委会曾一度面临建设环境的困扰。他们主动衔接市财政、国土、工商、国税、地税、公安等部门在开发区设立机构。4月3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卤阳湖开发区办公室正式成立,标志着开发区理顺管理体制工作迈出了关键一步。4月23日,市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成立开发区财政分局、国土资源分局以及国税、地税等机构,开发区管理体制初步理顺。
——储备土地是核心。开发区管委会在保障工程建设用地的同时,狠抓土地征收储备工作。截至目前,完成投资4914万元,完成卤阳湖大道、朝阳路、天骄湖、应急排碱治水等土地征收5475.9亩。工业用地征收储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卤阳劳教所新址正在办理建设立项、规划许可证等手续。
——把好工程质量建设这一生命线。开发区管委会明确责任心、责任制、责任人,用制度约束、鞭策、促进。管委会按照“规划硬约束、预算硬约束、制度硬约束、行为硬约束”的要求,做到质量警钟长鸣,制定了开发区规章制度汇编,出台了机关工作“六不准”规定。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围绕全年4.3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任务,深入推进卤阳湖大道、朝阳路、天骄湖、供水工程及排碱治水等重点工程建设。
在道路施工中,由于卤阳湖地下结构是盐碱地质,给施工带来了很大难度,管委会会同施工单位多次商议施工方案,最后通过抛石垫路和使用土工布隔水,确保了道路的正常施工。
“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工程投资2.47亿元。卤阳湖大道施工便道全线贯通,主车道开挖全线完成;朝阳路便道铺设基本完成;供水一期工程接近尾声;天骄湖工程已经启动;应急排碱治水工程完成干沟清淤1100米。”管委会规划建设管理局局长王高强告诉记者。
——力破资金短缺瓶颈。管委会通过融通大资金、实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难题。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集中人力、财力、智力,千方百计策划、包装、争取项目。2009年共策划包装项目53个,总投资357.29亿元。其中争取国省投资项目11个,总投资18.49亿元,拟争取国省投资12.56亿元;融资项目6个,总投资35.36亿元,拟融资金额19.54亿元;招商引资项目36个,总投资303.44亿元。先后参与、实施了“西洽会”、“闽浙商团交流会”、“环渤海区域招商活动”、“全国驻陕商会走进卤阳湖”等招商洽谈活动。
尤其是在今年西洽会上,开发区管委会签订卤阳湖大道、朝阳路、天骄湖、飞行基地建设等项目合同4份,合同引资5.78亿元。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有效地补给了建设资金的不足。
——融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充分发挥融资办的作用,主动衔接市金融办以及农发行等12家金融机构,上报贷款资料6家,全方位、多渠道争取资金。抢抓“国家下达第三批中央投资、新增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机遇,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确保完成3000万元的引资任务。
——良好的投资环境建设形成项目入驻的洼地效应。在管委会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天天都是投资空间,事事都是投资机遇的理念,按照“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宗旨,以优良的投资环境、优质的政府服务、优惠的招商政策、优厚的利益回报,吸引项目落户。
如今,卤阳湖的建设和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来这里驻足发展。在今年的西洽会期间,上海正阳集团就通用航空俱乐部、通用航空紧急救援中心项目与卤阳湖进行了框架合作洽谈,表示尽快通过集团董事会研究,预期12月中旬集团董事长再次来卤阳湖进行实质性合作协商;香港科美特集团就“福建产业园”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表示回去对该项目先进行全面规划;复旦大学的总裁班也前来考察投资;西部航空救援中心,航空体验基地等项目已经落户卤阳湖……
随着各项工作的强力推进,卤阳湖现代开发区的建设渐入佳境,卤阳湖正在蓄势待发!不久的将来,当我们站在荆塬上眺望卤阳湖,水波荡漾,鸟语花香,人欢机飞的景象将尽收眼底。
巍巍秦岭育神秀,滔滔渭河润万物。新时代的卤阳湖一如骚动于母腹中的婴儿,站在岸上已经看到桅杆的航船,远望高空喷薄而出的一轮红日,承载着东秦大地的希望与未来。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卤阳湖一般人正以拓荒者的意志,以追赶者的姿态,向既定的目标高歌猛进,扬帆远航……
潮涌卤阳,无限风光。卤阳湖将新生!(渭南日报 记者 李小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