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各级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扣国卫标准,围绕确定的创国卫22项重点项目,坚持在“拆”字上找突破,在“建”字上求创新,在“管”字上促长效,在“绿”字上下工夫,在“净”字上抓落实,使创国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今年以来,通过一系列群众性活动的开展,市民文明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全市共开设创卫栏目20个,举办了“创建国家卫生城、争做文明渭南人”万人签名活动,开展了“十大道德楷模”、“百名文明市民标兵”评选、“十要十不”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等活动。
22项创国卫重点工程总体进展顺利。目前,全市城区环卫、城管体制理顺工作已经到位,“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铁路新货场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11月底前旧货运场将实施搬迁。市区41家沿街建筑物楼体亮化工程和改造有序开展;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西区污水处理厂进入调试运营阶段。朝阳公园建设景观框架基本形成。湭河城区段拦坝蓄水1、2号坝已正式蓄水。
临街建筑拆除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按照“拆墙植绿、拆栏亮绿、拆碍享绿”的要求和“自己单位自己拆,党政机关带头拆,有困难的帮助拆,限定时间必须拆”的原则,动员和组织26条街道143家单位拆除了门前的围墙、围栏。
燃煤锅炉拆除改造进展顺利。市环保局明确了今年内实施区域内268台燃煤锅炉的拆改任务,目前,全市97家单位和企业率先拆除燃煤锅炉133台。
城区绿化工作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城区绿化项目工程规模之大、品种之多、参与之广、影响之大前所未有,并带动了各县市以大树进城为特色的大绿化活动。
此外,全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进展,清扫保洁基本实现全覆盖。各县市不断加大创卫力度,市创卫办还通过开展人大视察、专项检查、现场交流、技术培训等活动,按照“市县联创、以城促乡、城乡联动、整体推进”的思路,促进了县市创卫工作的整体推进,市县联创不断掀向高潮。(渭南日报 记者 梁 元 实习生 宋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