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三届七次全会7月28日召开以来,我市各县(市、区)接受了一次严格的现场考试。由市级领导、各县(市、区)的主要领导、市直机关部门等组成的“考官”队伍,在市委书记梁凤民,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新荣的带领下,对全市半年来在工业园区、城市建设、畜牧业发展等三方面成果进行全方位考评,考评方式以现场观摩和观看畜牧业发展幻灯片为主。
“现在的苗木是否采用各种品种搭配的方式?”梁凤民向解说人员问道。
“采用生态林和经济林相结合,并实行树随地走,让群众受益。”解说员答道。
“可以考虑给老百姓先发放一个临时性的林权证,让老百姓心里踏实,3年后及时更换。”梁凤民继续说道。
这是“考试”当天,在位于潼关县的黄、洛、渭三河交汇处前的观景台上,书记与解说员之间的一段对话。其余“考官”也从不同角度对该县的陕西东大门建设工程进行测评。站在观景台前,不远处的鸡心滩上,几只白鹭时而挥挥翅膀,翩翩起舞,时而停下脚步,低头觅食,煞显悠然自得的样子。沿河大堤上成排的绿化树已经成形,略显壮观,这一切,赢得诸“考官”啧啧赞声。
然而,这只是连日来“考官”们经过的第一个考区。
随后,他们继续奔赴下一个考区。车队行驶在城市与城市之间,无论是体验新建还是以前的道路,“考官”们会不约而同地发出这样一个声音,“现代化的节奏就是不一样。”
车上,有人笑着说道,天公似乎都很有眼色,暗暗帮助这些地方,平常的高温天气竟变凉快了。
29日,在韩城10万吨二甲醚项目现场,徐新荣详细了解了项目的进展情况。当得知该项目已在今年5月1日建成投产,预计年产值可达5亿多元,利税6500万元后,徐新荣高兴地说,希望韩城依托煤炭资源,做好现有企业的整合工作,力争形成一批大项目和龙头企业,推进园区经济发展,使韩城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
30日,在白水苹果产业园区内,梁凤民拉起宏达公司董事长董志敏的手说:“这些日子没见,瘦了。”
一路走来,“考官”们看到了许多类似董志敏这样为了企业发展、城市建设不辞劳苦、尽心竭力的身影。然而他们同样看到了,各个“考区”不仅仅只满足于或者停留在目前这些颇有成效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如同一个人,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后,便会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
于是,合阳建成了两千多平方米的下沉式“V”字型纪念广场;白水通过地雕、浮雕等,利用景观元素彰显杜康造酒、蔡伦造纸、雷公造碗的文化广场;华阴投资3亿元,建设占地126.78亩的温泉大酒店;澄城集幼儿园、超市、餐厅、会所、诊所于一体的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大型现代化住宅小区落成了。这些,都是各个考区呈现给“考官”的崭新成果。
在韩城观摩过程中,担任解说工作、主管文教卫工作的副市长刘丽坦言,平日很少关注城市建设或者畜牧业发展方面的成就,这次考评不仅是对县(市、区)在工业园区、城市建设、畜牧业发展等三方面的一次考评,更是对我们自身综合能力的一次考评。她笑着告诉记者:“此次担任解说工作,虽然压力挺大,但下了一番工夫,做了充分的准备,感觉还不错。”
观摩的路上,车内不时响起了轻松的歌声。每当此时,掌声、欢笑声交融在一起,使所有“考官”几乎忘记了路途的劳顿。
正是在这样一种紧张,又不乏乐趣的氛围中,他们已经完成了对9个县(市、区)的考评工作,也看到了我市成长中一个个清晰的脚印,未来两天,他们仍将以同样的方式,去亲历各个考区的建设成果。(渭南日报 记者 云 丹 吕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