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加速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在近日召开的渭南市创建陕西省环保模范城市动员大会上,渭南市提出市县联创省级环保模范城市,以中心城市创模带动各县市创模,城乡梯次推动,在关中东部1.3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里,齐心协力建成一个环保模范城市群,形成“大环保”的规模效益,实现区域环境保护水平的整体提升,促进全市跨越发展。
渭南市把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场绿色革命。立足市情,坚持创省模与创国家卫生城一并推进、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一同考核、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一起发展的工作思路,按照高位起步、科学创建、突出特色、分类指导、强势推进、高限达标的工作方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环境污染防治,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扩大绿色工程规模,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力争早日把渭南市建成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整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适宜创业居住的新型生态文明城市。
渭南市的主要措施是:
——发展朝阳产业,实现经济结构优化。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以资源深加工、现代医药、新型建材、装备制造和清洁能源为龙头的朝阳产业,加强对物流、货运、代理、旅游、服务业等产业的引进和吸纳,推进新型高科技工业园区建设,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力促全市经济持续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循环经济。以淘汰焦化、水泥、造纸、果汁、煤炭等行业中的落后产能为重点,到2010年底,全市要累计完成淘汰关停小火电41.6万千瓦时、小水泥553.4万吨、小造纸42.55万吨、焦化生产能力535万吨、小钢铁48.1万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制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用足、用好陕西省和国家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大力推进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
——加大投入,夯实创模基础。要建立政府投入、社会筹资相结合的机制,引导外资和民间资本投入城市环保设施建设,确保创模项目建设资金到位。研究制定全市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减污的具体措施,促进企业增加环保投入,对创模工作优先考虑、优先安排、优先支持。
——依法严格创模,强化环境管理。要加强对各类污染源的监督管理,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转;加强对各类园区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严格环境准入,决不允许突破总量控制指标,引导园区和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