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日,在渭南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考核鉴定结果通报会上,省卫生厅副厅长、省考核鉴定团团长习红向市委书记梁凤民、市长徐新荣颁发考核鉴定书。记者 杨青山 摄 |
昨日,为期3天的渭南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考核鉴定活动圆满结束。在下午举行的考核鉴定结果通报会上,我市顺利通过省上考核鉴定,标志着创国卫进程进入攻坚冲刺阶段。
省卫生厅副厅长、省考核鉴定团团长习红,省爱卫办主任、省考核鉴定团秘书长刘宝华,考核团成员,市委书记梁凤民、市长徐新荣、市委副书记王晓明,市委常委、纪检委书记郝宗友,市委常委、副市长雷超武,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郭勇格以及市人大、市政协的领导同志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刘宝华主持通报会。
会上,省考核鉴定团专家各分组逐一对我市在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和民意测验、市容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场所及生活饮水卫生、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治、病媒生物防制、社区单位卫生和城中村以及城乡结合部卫生等方面的工作考核结果进行了反馈。
省考核团认为,渭南举市一致、团结一心,以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决心,大力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得民心,顺民意,从而使创卫工作一直受到干部群众的关注。同时,渭南市坚持负债创国卫,实施早受益、早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通过各种措施筹措资金,打造了一大批城市亮点工程,完善了城市功能,也使老百姓提早享受到创卫工作带来的实惠和成果。以数十个重点项目为载体,全面落实创国卫各项目标任务,形成了市县联创、城乡联动的立体创卫新格局。经反复讨论,一致认为渭南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各项技术指标基本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考核鉴定团将建议省爱卫会向全国爱卫会推荐,争取早日使渭南市成为我省又一个国家卫生城市。
在全体与会人员热烈的掌声中,梁凤民、徐新荣接受了习红颁发的由省考核鉴定团全体专家签署的考核鉴定书。
徐新荣在代表市委、市政府作表态时说,近年来,渭南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我们深知,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我们将加强领导,不断深化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创卫工作格局。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将逐一制订整改方案,限定时限,明确责任,落实专人,集中整改。我们将继续加大投资,实施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努力将渭南建设成关中东部最适宜人居的生态城市。我们将建章立制,大力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系统齐抓共管的格局。我们将强化督查、切实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特别是对后进部门、后进工作、后进指标进行重点督查和反复督查,全力推动工作与责任双落实。我们将市县联动,在全市范围内认真开展创建卫生县城、卫生乡镇、卫生村、卫生社区活动,力争创卫年年有目标,年年上台阶。
习红在讲话中指出,渭南市在创卫中所表现的勇气和决心以及好的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创卫进程中都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她说,从现在起渭南市将进入创国卫的攻坚冲刺阶段,希望渭南市在下一阶段工作中,狠抓重点,突破难点,切实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硬件建设,理顺机制、体制,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市县联创,以城促乡,推动城乡环境卫生全面改善,建章立制,理顺机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再接再厉,朝着国家卫生城市的目标迈进。
梁凤民在会上说,创国卫始终是我们工作的载体,这个进程体现了我们的执政能力,也考验了我们的干部并发现了干部。因此,创国卫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推动渭南经济社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树立渭南新形象都至关重要。他说,在当前创国卫的攻坚冲刺阶段,我们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在创卫工作中存在的差距,扎扎实实抓好整改。各级领导干部要心中有人民,怀着对人民利益去着想,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去考虑问题,如此我们的创国卫就一定能够达标。梁凤民指出,要提高创卫水平,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工夫。能不能顺利地实现国家卫生城市的标准,或实现了能不能巩固和完善好以及不断提升创卫的水平,一个好的机制至关重要。因此,要认真学习汲取外地好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总结和完善我们自身的长效机制,通过一个好的机制,来推进我市创国卫水平的再提高,工作的再提升。(渭南日报 记者 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