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历了更名升格和管理体制调整的重大变化,举市一致建设经开区的格局正在形成,乘此东风,经开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临渭区委、区政府及市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打造秦东一流工业化新市区为总体要求,大手笔规划、大规模招商、大渠道融资,努力推动经开区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和大提高,渭河北岸一座城市新区悄然崛起。累计完成工业产值21亿元,增长11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增长180%,实现税收1500万元,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9户,增长125%,签订招商引资合同31个,总投资额达51.6亿元。
超前规划,新区发展蓝图日益完善
依据新修编的渭南中心城市总规,委托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高标准启动了规划区范围内83km2的经开区分区规划和局部专项建设性规划,初步将经开区划分为机械电子、环保装备、科研文教等九大产业板块,为产业项目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完成了渭富路东部8.2 km2商务区和渭富路业态布局规划,为将该区域打造成渭南中心城市新兴消费集散地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经开区寄宿制中学正式开学,教师住宅小区正式入住,公安派出所成功组建,二级甲等新区医院正式封顶,车管所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各项配套设施日益完善。
基础先行,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提升
投资2100万元打造的渭富路绿化亮化工程已基本竣工,投资800万元的工业大道改造工程也即将启动。完成了建业路、振兴路、幸福大街等总投资6.2亿元的三纵四横道路建设项目以及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等项目的前期工作。组建了陕西经开建设投资公司,与农行渭南分行等签订了总额3.7亿元的贷款合同,为在2010年底将经开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2 km2做好充分的准备,经开区基础设施大建设以及东部商业区大开发的帷幕已经拉开。
聚力发展,招商引资实现重大突破
注重招商引资项目的投资强度和产值,实现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理念的重大转变。仅第四季度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12个,总投资额达30.3亿元。特别分别投资10亿元以上的省煤田地质局项目和荣发建材大市场项目、投资3亿元的建科城市花园项目,更是意义重大。另外,已签约的总投资10亿元的现代物流项目和正在洽谈的规划总投资20亿元的环保装备产业园项目,预计年产值将分别达到20亿元和100亿元,税收将分别达1亿元和3亿元。同时,经开区还策划包装了总投资24.2亿元的渭河北岸生态景观带、白居易唐文化旅游开发、经开区小学等9个项目,两个多月争取中省补助到位资金1.02亿元。
服务至上,投资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继续实行并提升四项保姆式服务制度。共为区内企业代办环评、消防、税务登记等各种手续逾520套(份),审查了行政执法检查26次。先后协调解决了国德电气、渭恒农机等项目建设中的各类问题50余起。协调6家金融机构为泓利钢管等6家企业提供贷款5亿元。衔接市劳动保障局等在贴息贷款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争取创业专项资金2000万元。免费帮助企业参加人才交流等供需洽谈会,使25户入区企业与50余名高校毕业生签订了用人协议。
新区建设奏凯歌,秦东大地写风流。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历史起点,渭南经开区将牢牢把握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大历史机遇,举债搞基础、筹资储土地、全力抓招商、项目促发展,努力推动经开区各项事业快速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 刘渭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