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渭南开展六访活动解民忧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6-11 05:46
农家小院内干群促膝而谈,村头巷尾文艺演出笑声不断,蔬菜大棚里农技人员手把手指导生产,养殖基地专家传授“致富经典”……眼下,在我市农村涌动着党员干部服务“三农”的热潮。 

年初以来,全市12个县(市、区)159个乡镇和10个街道、社区的3083名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开展访基层群众、访困难群体、访先进模范、访学校教师、访医院医生、访下岗职工的“六访”活动。通过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能,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为了找准工作方向,全市组织1659名乡镇党员领导干部兼任三四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或书记,选派3083名县乡机关干部驻村工作。这些干部深入乡间,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慰问、发放调查问卷、记“民情日记”等形式,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摸清群众的所思所盼。 

广大机关干部根据群众的所思所盼,开展了各种富有成效的帮扶活动。有的乡镇干部结合所包村实际,开展访小康户、产业户,问致富经验;访老干部、老党员,问发展良策;访上访户、意见户,问存在问题;访困难户、低保户,问民生问题;访返乡农民工、流动党员家属,问就业现状,蹲下身子听民意,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吸引力。有的乡镇组建了“政策宣传、技能培训、资金扶持、文化卫生”四个服务队,开展下基层助学帮扶活动。这些服务队活跃在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调结构、选项目、传技术。有的给基层群众宣传党的理论政策,许多大学生村官还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编排了小品、相声、三句半等通俗易懂的形式,编发了各种各样的致富小册子,帮助基层党员干部扫除“政策盲点”。

为确保“六访农家”活动“常流水、不断线”,我市还建立了加强乡镇党委书记兼任三四类村书记的考核考评机制建设,市领导挂点、市直部门包村、乡村干部联组帮户的帮扶机制和督促检查机制,确保各项服务的常态化。

通过各种形式,从“坐等问题找上门”到“主动上门听民意”,工作方式的转变打开了干群交心的“窗口”。截至目前,先后健全基层党组织13个,调整党组织设置12个,调整充实党组织班子成员165名,共收集社情民意2420条,梳理出影响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220个,帮助群众解决热难点问题1343件。(渭南日报 记者 李小鸽)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