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吐绿,生机盎然,6月的秦东大地处处充满着耕种的景象和发展的活力。围绕落实省委书记赵乐际视察渭南时提出的“要紧扣发展抓党建、紧扣和谐抓党建、紧扣改善群众生活抓党建”的要求,一个“进千家门、暖万人心”的扶贫帮困活动正在渭南如火如荼地进行。目前,全市有近万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给群众带来致富信息,帮助群众谋划发展路子。这是全市开展创优争先、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带来的新变化。
升级晋档活动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总抓手
在华县毕家乡钟张设施蔬菜基地,渭南市委书记梁凤民告诉记者,开展“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行之有效的重要活动,是党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总抓手,通过开展升级晋档活动,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理清了思路,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去年以来,按照省委的部署和要求,渭南市委把开展创优争先和“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作为统揽农村工作的总抓手,列入全市党建“一号工程”。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升级晋档活动作为今后几年统揽全市农村工作的主题,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载体,贯穿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并将升级晋档的结果作为检验乡村学习实践活动效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指标。
紧密结合发展实际,突出增强发展实力、增加农民收入重点,制定了《关于在全市农村党组织中开展“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十百千万示范活动的实施意见》,通过每年抓10个科学发展示范乡(镇)、100个科学发展示范村、1000户党员创业致富先锋户,结对帮扶1万户农村低收入户,实现赶超一、二类村党组织超过全市村级党组织总数的50%以上,四类村党组织减少到10%以下。
该市紧紧抓住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突出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着力点,推动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健康开展,激发了村级党组织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内在动力。2009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05元,净增600元,增速达17%。
多措并举,强力推进,跨越提升
紧扣发展抓党建,大力实施促进农民增收六大工程。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通过实施粮食单产提高工程、畜牧业收入倍增工程、果业提质增效工程、百万亩蔬菜增收工程、林特产业开发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全民创业工程六大农民增收工程,确保到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到2020年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实际,积极整合各部门的力量,将十百千万示范活动与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扶贫开发重点村”、“一村一品示范村”、“通村油路”、“文化书屋”等项目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一规划部署,加强分类指导。澄城县把涉农的22类项目资金纳入整合范围,采取项目捆绑式、计划衔接式、资金引导式、“一卡通”发放等方式,实现了支农强农项目资金申报、审批、实施的集中捆绑使用,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管好用好,发挥最大效应;大荔县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积极推行“4+2”工作法,切实加强基层民主建设;韩城市利用属地非公企业多的优势,组织53家非公企业结对帮扶三四类村,帮助村上改善基础设施、硬化村道巷道、修缮水利设施、修建活动场所等,促进升级晋档活动有效有序有力开展。
紧扣改善民生抓党建,积极开展实施秦岭北麓扶贫帮困活动。市委部署开展了以农民增收为重点的市直部门帮扶临渭区南塬贫困村活动,采取“部门包联、干部驻村、目标管理、两年不变”的方式,建立城乡帮扶机制,实现以城带乡,统筹发展,推进贫困村党组织升级晋档。市直95个部门,136名干部进驻95个三四类村担任党建指导员或经济发展指导员,开展结对帮扶。一年多来,市直部门先后协调资金8200多万元,帮助帮扶村硬化道路116.5公里,建设人饮和灌溉工程36处,加固桥梁5座,建设沼气池760口,村级活动场所76个,农民安居工程112户;提供苗木15.3万株,帮建百亩以上林特示范基地9个,肉鸽、土鸡、生猪、奶牛规模养殖小区16个;开展农技培训160多场次,赠送各类报刊、图书9600余份(册),慰问贫困群众1083户,党员结对帮扶256对,帮扶工作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称赞,也有力地推进了升级晋档。
加强村级党组织班子建设。大胆选用农村的能人、致富带头人中的党员担任农村党组织书记,选派1659名机关干部和乡镇领导干部兼任三四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选派3085名县乡干部驻村工作,鼓励县直部门和乡镇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到村上任职或领办产业,目前,全市村级党组织书记中致富领头人占到76%。狠抓村级“两委”班子成员的培训,对全市一二类村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的部分三类村的300多名党组织书记进行了专题培训,并组织部分一类村示范村党组织书记到江苏的华西村等地考察培训;蒲城、大荔组织村党组织书记赴山东潍坊市等地实地参观考察,华县、临渭、白水等县(区)还邀请省知名专家、教授围绕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法规、村务管理、农业实用技术等内容,对村干部进行培训。
“六访活动”解民忧
为了进一步摸清农村发展的真实现状,找准帮农致富的突破口,4月中旬以来,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再一次开展了“进千家门、暖万人心”走访调研活动,万名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访农村群众、访困难群体、访先进模范、访下岗职工、访学校教师、访医院医生的“六访活动”。通过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能,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谐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健全、调整和充实,共收集社情民意2420余条,梳理解决了影响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帮助群众解决难点问题近万件。(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