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渭南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郝宗友来到市委机关向灾区捐款仪式现场,同市纪委监察局干部职工一起,向我市近日受严重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受灾群众捐款。据了解: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干部职工共捐款6500元。












延伸阅读
渭南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通知要求开展向受灾群众捐赠活动
昨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在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向“7·23”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受灾群众捐赠活动。
通知指出,7月23日—26日,我市先后多次发生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过程,致使华阴罗夫河河堤漫堤决口,淹没农田。强降雨还在我市局部地区引发严重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造成道路严重损毁,电力、通讯中断,多个村子被淹,群众房屋进水、损毁。据统计,截至7月30日9时,暴雨洪涝灾害共造成全市115个乡镇的44.6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6人,失踪3人,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这次捐赠活动的重要意义,迅速部署,周密组织,规范运作,于8月底前完成。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大力弘扬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真心实意帮助受灾、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把这项事关广大困难受灾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办好。
通知强调,在捐赠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自愿捐赠,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禁止强行摊派和变相摊派,不提倡在学生中开展募捐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带头捐赠,奉献爱心。本次捐赠活动以现金为主,暂不接收衣被、食品类等物资,捐赠款将全部用于灾区“三无”人员、“三孤”人员及困难群众的生活救助和农村民房恢复重建。要切实加强捐赠资金的规范化管理,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中省驻渭各单位在本单位内部组织捐款活动。各单位接收的捐款于8月20日全部上缴市民政局救灾募捐办公室,市救灾募捐办将适时上解省救灾募捐办公室,由省上统筹安排使用。市红十字会、市慈善协会接收的捐款,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严格按照相关程序管理使用。各有关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接收捐赠工作,接收款物统一登记造册,严格做到手续完备、账目清楚、专账管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资金接收使用情况,确保捐赠活动公开透明。(渭南日报 记者 王松)
市上领导和市级机关干部踊跃参加积极捐款
在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向我市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群众开展救灾募捐活动的通知后,昨日,市上领导和市级机关干部积极响应,踊跃捐款,向灾区人民群众表达一份爱心。
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新荣,市委副书记王晓明,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乔晓陆,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郝宗友,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安庆学,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雷超武,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郭勇格,市委常委、副市长郭伯权,市委常委王春阳以及市政府、市政协的其他市级领导同志,纷纷来到市委机关向灾区捐款仪式现场,同市委机关的干部们一起,向我市近日受严重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受灾群众捐款。在外地的市委书记梁凤民、市政协主席张建华委托工作人员也向灾区群众捐款。记者在捐款仪式现场看到,短暂的十几分钟,市委机关大院各部门的干部纷纷来到捐款箱前,解囊相助,共捐款44750元。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全体成员迅速行动起来,在第一时间里举行募捐活动,向灾区群众献上一份爱心,共捐助救灾款8000余元。在捐款活动现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雷孟斌等及人大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纷纷慷慨解囊,以实际行动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市政府在一号楼前举行捐款仪式,市政府办、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局等各单位及机关干部纷纷踊跃捐款,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据了解,当天的捐款活动共筹集到款项10.037万元。
市政协在机关门前举行仪式,向“7·23”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受灾群众捐款。捐款现场,市政协机关干部纷纷慷慨解囊,将一份份饱含着深情厚谊的钱款投入捐款箱内,为受灾群众送上一份温暖。据了解,当天的捐款活动共筹集善款2910元,这些善款将用于安排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及灾区灾后重建工作。(渭南日报 记者 王 松 刘雪妮 吕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