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渭南评审财政投资项目节约资金47%以上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8-19 07:18
2009年4月,渭南市开始对投资额100万元以上的市级财政预算内、市级政府性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市级政府性融资、财政各类担保申请贷款安排的5类建设项目实行“先评审后预算审批、先评审后财政拨款、先评审后工程招投标、先评审后竣工财务决(结)算批复”的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制度。一年来,共评审渭清路两侧绿化项目拆迁补偿预算、南塬绿化育林项目结算、九户政策性破产企业及黄工集团生活设施移交补助费预算、华山景区和老桥拆迁等重大财政投资项目10个,涉及资金10661.21万元,核减投资5045.89万元,资金节约率达47.33%,在维护资金安全、提高资金效益、促使干部廉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市政府主要领导誉为“财政投资的安全闸,领导干部的保护器”。
在具体推行过程中,市纪委监察局、市财政局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为确保制度顺利实施夯实了基础。一是抓制度细化。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印发了《渭南市市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运行规则(试行)》,对评审原则、评审范围、项目报审、评审程序、报告运用、评审要求作了十分详尽的规定,制定了《渭南市市级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流程图》和《报审表》等制式表格,明确了工程、拆迁、购置等9类项目应当提交的资料,对操作层面的每一个程序都进行了细化,特别是将评审细化为初审、调查、评审、核正等更为具体的实施环节,极大地提高了制度的操作性。二是抓人员培训。评审是一项专业性十分强的工作。为了确保全市面上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2010年初,市纪委监察局向12个县(市、区)纪委、监察局,市财政局、审计局印发了《关于推广源头治腐有关制度的通知》,要求市财政局牵头成立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落实水平。市财政局举办了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技能培训班,对全市20多名业务骨干进行了集中培训。各县(市、区)也结合本地实际,采取以会代训等方式开展了业务培训。三是抓监督检查。2009年底,市纪委监察局、市财政局组成调研检查组,深入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对项目报审情况进行了调研和检查,征求了项目实施单位对评审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对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2010年6月29日,召开了全市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会议,对进一步深化评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后,市纪委监察局会同市财政局,对会议精神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确保制度全面落实,取得更为明显的成效。 (渭南市纪委监察综合室)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