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8月17日在韩城召开的全市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我市出台了《渭南市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暂行办法》,全面规范了公益性岗位的工作要求、工作程序、工作流程,标志着我市公益性岗位管理日趋规范。
据了解,我市目前在岗的公益性岗位共有1.5万人,安置对象主要为大龄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复转军人、高校毕业生等,主体分布在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和后勤保障、社区保洁保绿等岗位。
会议要求,要针对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规范管理,重点控制数量。即日起到年底全市暂停开发公益性岗位,进入整改和强化管理阶段,明年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报市人社局批准后实施。同时,强化管理监督,严格执行3年补贴期限。公益性岗位要重点帮扶年龄大、技能弱、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困难群体。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从明年起全部实行先发后补,并针对不同岗位,提供不同的补贴标准和项目。(姚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