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渭南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上半年投入15亿元加快推进十大民生工程,确保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上半年,渭南市财政投入民生工程资金15.2亿元,较上年同期翻了一番,有力地支持了以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教育方面,拨付资金1.5亿元,全市60多万名中小学生享受到免杂费和免教科书政策;拨付资金3858万元,全市29万名学生享受到蛋奶补助政策,较去年增加7万人;拨付资金4800多万元,全市4.2万多名中等职业学校困难学生享受到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就业再就业方面,争取资金1.5亿元,支持1600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接受短期技能培训,支持开发公益性岗位10862人,951人享受到小额担保贷款;投入资金700万元,支持返乡农民创业示范园区建设。公共卫生方面,投入资金4.56亿元,支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确保了28项医改工作的顺利实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新合疗参合率达95.6%,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5%以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完成了3221个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社区卫生建设基建部分初步完成。社会保障方面,韩城市、华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参保人数15万人,参保率达到84%,60岁以上老人领到了养老金;发放城乡低保资金7960万元,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扶贫移民工程方面,拨付直补资金1.4亿元,库区移民扶持政策得到较好落实;拨付资金7200多万元,共搬迁移民1740户7262人。(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