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研讨会在富平开幕。本次会议为期两天半,主要内容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十二五”规划讲话精神,研究讨论我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市委书记梁凤民主持昨日上午的大会,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新荣就我市“十二五”需要把握的几个重要问题讲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雷超武在会上就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作说明。
省委巡视组组长姚毅、副组长张小健,市上领导雷孟斌、张建华、王晓明、乔晓陆、郝宗友、安庆学、林化增、郭勇格、郭伯权、王春阳等出席会议。
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实施以来,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会议,安排规划编制工作。市人大、市政协分别召开人大主任办公会、政协常委会,听取“十二五”规划思路,开展专题调研,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了编制好规划,市上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办公室,全面协调和推进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此次提交会议讨论的《规划纲要》共分为4部分55节,全文约25000字左右。
在综合考虑我市现实基础和未来5年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按照实现“两增两降”和争先进位的要求,《纲要》初步提出我市2015年的主要目标: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年增长15%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48∶4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6000元左右。工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达到200亿元,年增长18%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2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1万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5000元和10000元,年均增长17%和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7%。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
徐新荣在讲话中围绕我市“ 十二五”要做好的“三篇文章”,做成的“一件大事”和要解决的“一个最大制约”做了深刻阐述。他指出,“十二五”是我市实施追赶、加快发展、缩小差距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大、做好、做优城区、园区、景区三篇文章,就是加快发展的破题之作,就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一是抓园区,实际上是新型工业化的问题。在修编规划、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要在培育优势产业、做强龙头企业、打造名牌产品上下工夫。要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调节相结合的推动作用,培育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协调配套的工业聚集区。要抓住东部产业转移新机遇,吸引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培育具有领跑作用的大型企业。尤其要引导园区骨干企业,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延伸战略,带动辐射一大批配套、协作、互补的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提升我市工业经济的层次和素质。二是抓城区,也就是城镇化问题。要把加快城镇化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力点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点。坚持以建设宜居宜业城市为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前提,以地域文化为内涵,以人口和产业聚集为主攻方向,做大中心城市,做强县城,积极发展重点镇,着力构建“一个中心、三个层次、两横两纵”的秦东城市群,加速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重要增长极的半小时经济圈。三是抓景区,就是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首先,要有大景点支撑,要按照“华夏之根、文化之源、河山圣地、人文渭南”的发展定位,努力建设以华山为龙头,集观光、休闲、体验、养生、度假为一体的国际山水文化旅游板块。其次,要有大服务引领,要通过景区的整合,策划包装秦岭山水生态休闲旅游、渭北历史文化旅游、黄河风情休憩旅游等颇具特色的旅游线路,构建秦东三日游、五日游格局,让游客来到渭南,就能留在渭南。要完善服务设施,真正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要素体系。第三,要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以挖掘、整理、开发东府文化内涵为抓手,包装汉字文化、帝王文化、将军文化、道教文化、关中民俗、老腔文化、陶艺文化等等,引入市场机制,培育地方品牌,引文化演艺进景点,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徐新荣指出,水患始终是困扰渭南发展的一大难点,治水成为全市人民的迫切愿望。“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抓住国家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省政府治理渭河、开发秦岭北麓的机遇,策划大项目,在治水方面要有大手笔,预计总投资超过120亿元。在供水方面,加快实施抽黄供水工程建设,引黄河水进入卤阳湖产业园和渭南中心城市,有效解决城市工业和生态用水问题。在绿化方面,“十二五”期间,除完成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造林任务外,全面完成秦岭北麓的绿化,构筑南塬绿色屏障。在渭河近堤城区段建设150米宽的滨河绿化景观工程,实施铁路、公路10米宽的林带建设,形成渭南特色的路网绿色走廊,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4%。
徐新荣强调,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最大的差距就是思想观念不够解放,或者说没有把解放思想转化为加快发展的行动。制定好“十二五”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发展,首要的还是解放思想,做到敢想、敢干、会干。制定“十二五”规划,对指标的确定、产业的布局和规模等,都要瞄准更高的标准。要树立不怕失败、敢于负责的精神,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大胆地干,大胆地试,放手开展工作。要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利用落实国家的政策来破解难题、促进工作;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集中民智、集思广益,在群众中找措施、找办法,找推动力量;要突出重点,紧紧抓住影响全局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重拳出击,以重点突破来推动面上工作。
下午,与会的各县(市、区)委书记,高新区、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卤阳湖、华管委主要负责同志作了大会发言。
参加会议的有: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长助理,市政协副主席;市中级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秘书长、副秘书长;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高新区、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市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政研室、党校,市政府各序列部门,卤阳湖、华管委及中省驻渭单位、有关企业主要负责同志等。(渭南日报 记者 韩 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