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辉煌,“十二五”新的征程即将昂扬起步。处在加速赶超、快步跨越的新起点,未来5年渭南将有怎样的发展?昨日下午,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会全体与会人员以对渭南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围绕《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讨论稿)展开激情讨论,建言献策。
“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没有人能想到渭南发展会如此迅速!”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十一五”时期是全市综合实力提升最快、改革开放成效最显著、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所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大家一致表示,《纲要》为我们描绘的是一幅开放繁荣、和谐富裕、宜居宜业新渭南的美好画卷。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部署了任务。目标客观宏伟,未来催人奋进。
围绕《纲要》中提出的“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做大做强服务产业;完善基础设施网络”等主要任务,市委候补委员、合阳县委书记樊存弟表示,看了《纲要》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十二五”是合阳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我们要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使工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农业方面要不断加大投入、培育基础,提升设施农业、畜牧业等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市文物旅游局局长李东平表示,“十二五”是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市旅游业发展要从“门票经济”中突破出来,加快旅游设施及相关产业建设,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旅游业上规模、上水平、上台阶。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陈春明表示,“十二五”时期将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大投入,重点完成路网升等改造任务,为全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交通保障。
《纲要》明确,“加快中心城市向大城市迈进,实施渭南中心城市‘东进北扩’战略”。华县县委书记杨森明在讨论中说,《纲要》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完全符合渭南实际,渭南未来发展一定会更美好。他表示,中心城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在项目摆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应将华县纳入,统筹考虑。华县在制定“十二五”规划过程中着重与全市总体规划做好衔接,实现发展对接。
“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渭南”是“十二五”时期我市发展的重要内容。民生问题在讨论中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议。市政府副秘书长、信访局局长汝增瑞说,“十二五”时期,各级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关心群众利益,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真正站在群众角度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信访工作再上新台阶。市人大法工委主任常耀才说,人口结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十二五”时期,要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及中国民族传统美德等方面加强对关爱老人的宣传,加大对老年人服务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力度。
如何能确保《纲要》制定的各项发展目标得以实现,是讨论中大家建言献策的重点。市城投公司董事长王世德认为,一是要培植重大项目、上市公司;二要在土地利用上实现创新,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三要营造好环境,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四要大力解放思想,改善投资环境;五要加强党的领导,加强人才引进。“《纲要》制定各项目标非常积极,只有上下一心,扎实工作,通过辛勤努力才能实现!”王世德说。(渭南日报 记者 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