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渭南市第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2011年2月13日通过)
中国共产党渭南市第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2月13日在渭南召开。出席全会的市纪委委员29人,列席229人。
市纪委常委会主持了会议。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省纪委六次全会、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2010年工作,安排部署2011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郝宗友代表市纪委常委会所作《保障科学发展,服务富民强市,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
市委书记庄长兴出席全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的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庄长兴同志的讲话,对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全会认为,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深入推进具有渭南特色的惩防体系建设,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着力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全会指出,2011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省纪委六次全会以及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反腐倡廉建设,依靠群众参与和支持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依靠制度创新深化和提升反腐倡廉建设,紧紧围绕保障科学发展,服务富民强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不断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十二五”规划顺利开局,推动渭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全会提出,要围绕“十二五”规划健康起步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开展专项检查,围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创“国卫”、干部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安全生产、平安建设、信访稳定、资源开发利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收入分配、促进就业、强农惠农等政策和“民生十大工程”落实情况、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灾救济资金、政府专项资金的监管开展监督检查。要加强对市县镇(乡)三级党委换届工作的监督检查,坚决惩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工作环境。要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集中开展群众路线和群众立场主题教育,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切实纠正作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不断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深化廉政教育和权力监督,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坚持惩治和预防并举,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廉政准则》,集中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不正之风,切实解决侵害群众利益、损害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形象、败坏党风政风的突出问题。
全会强调,要坚持创新与落实并重,不断巩固和提升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等反腐倡廉十项制度运行的质量和效果,发挥制度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根本性作用。结合渭南实际,积极探索,继续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逐步推行廉政风险防控制度、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派驻监察组制度、强农惠农补贴“一卡通”制度、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制度、领导干部职务变动跟踪监督制度等五项制度。扎实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落实年”活动,积极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的教育机制、督察机制和考核机制,形成推进制度落实的整体合力,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全会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严格按照新修订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自觉承担起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政治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全面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能,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到反腐倡廉工作思路谋划、任务部署和措施落实等各个方面。要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深入开展“转变作风、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着力提高服务、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提高有效防治腐败的能力,提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要自觉接受监督,秉公执法执纪,维护“为民、务实、清廉”的公仆形象。
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为实现渭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