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高新区新近推出了一个“人才特区”建设规划,加大政府对人才工作的引导性投入,设立了每年不低于1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以期把渭南高新区建成陕西的人才聚集高地。
渭南高新区设立的这笔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激励、保障和创新项目资助。为了保证专款专用,他们制定了5条资助、补贴和奖励的办法:一是实施高层次人才补助。对携带高新技术成果、项目和资金,来区创办领办高新技术企业(或实施成果产业化项目)的高层次人才及团队,给予实际投资额10%、最高可达200万元的创业扶持补助。对从外埠引进,首次全职来区工作,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在区内购买首套住房的高层次人才,根据人才不同层次,享受最高100万元,最低10万元的安家补贴。对与区内用人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根据人才不同层次,享受最高3000元,最低1000元的特殊津贴。二是实施人才载体建设资助。对区内企事业单位、重点行业建立的“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研究院等人才载体,正常运营1年以上,取得显著成果或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给予每年最高20万元的资助。对企业建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正常运营2年以上,累计接纳高校毕业生100名以上,见习人员本单位就业率达到50%以上的,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见习期满留本单位工作的硕士研究生,给予每人每月500元生活补贴。三是实施突出贡献优秀人才奖励。每两年对区内作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创业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优秀人才,给予最高10万元,最低3万元奖励。四是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奖励。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用人单位,且引进后取得显著成果或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根据引进人才不同层次,给予用人单位最高50万元,最低3万元一次性人才引进奖励。五是实施学历教育补贴。对高新区管委会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和区内企业在职干部职工参加学历教育,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分别给予3万元和1万元一次性学历教育补贴。(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