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司法厅的正确领导与具体指导下,我市司法行政系统坚持“改革创新、勇创一流”的工作理念,围绕“观念上有新飞跃,思想上有新突破,作风上有新改进,工作上有新局面”的“四新”目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扎实开展管理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律师管理、基层基础、法律援助、公证改革、党建工作等都跨入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新的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效能建设工作力度的明显加大,得益于效能建设各项措施的全面落实,我们通过奏响健全制度、创新管理、强化督查“三部曲”,为司法行政工作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助推了全市司法行政事业发展的大变样。
奏响健全制度曲,使机关管理更为规范
制定和完善机关工作制度,是机关效能建设的需要,更是我局贯彻落实中、省、市纪委全会精神、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巩固作风年建设活动成果的一次具体行动;是围绕“四心”工作目标,强化“改革创新、勇创一流”工作理念,推进“争先创优”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举措;是为改进机关作风,强化机关工作纪律,规范机关各项管理提供了制度保证。目前,我市司法行政工作在服务民生、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项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司法行政工作正处于“改革创新、勇创一流”的攻坚阶段,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是司法行政工作面临的新任务,可以说困难与挑战并存,机遇与发展同在,面对催人奋进、时不待我的发展态势,我局新一届领导班子深感责任重大,审时度势,认真研判,以敢为人先的精神,高起点谋事,高标准干事,从机关建设入手,很抓干部队伍建设,规范行政行为,充分调动每个科室、每个同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全局的工作置身于全市发展的大局中来思考、来定位,强化效能建设,健全完善制度就是针对局机关管理和运行机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如何保障全市经济发展、如何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等问题进行的一次深层次探索和尝试。按照局领导要求,成立了以纪检组牵头,政治处、办公室、监察室参与的起草小组。按照高效、协调、规范、管用的原则,起草人员经过两个多月的辛勤努力,反复修改,会议研究,集中讨论,共完成了《会议制度》、《学习制度》、《管理制度》、《督查制度》等4大类20多项制度。在起草、修改过程中,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俊杰同志多次过问、督促和指导,对部分制度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亲自修改,这种敬业精神令起草组人员深受感动。在制度设置上增加了信息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多数制度都实行了量化标准,易于掌握,便于操作,基本做到了好用、实用、管用。在制度的执行上做到了领导带头学习、带头遵守、带头落实。通过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使机关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职能作用充分发挥,机关作风切实改变,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各项工作快捷、有序、规范运行。
奏响创新管理曲,使业务工作充满活力
强化效能建设,开展管理创新,有力推动了全系统业务工作的整体联动,建立了一批常态、长效机制,形成了“党组领导、分级负责、科室协同、全员参与”的创新管理新格局。一是从内部管理体制入手,针对目前城区公证机构设置混乱,资源分散,竞争无序的机制难题,我们整合市、区两家公证资源,设立了渭南金融公证服务中心,实现了市区公证处在主要业务领域的联合办公,为合理设置城区公证机构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这一作法,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将我局在公证机构设置中“整合资源、联合共赢、利益共享”的作法在全市加以推广,为我市在管理类似机构中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二是针对律师行业人员层次较高、从业相对分散,管理难度较大的特点,建立了律师入职宣誓制度,推行了律师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及律师事务所主任向主管司法行政机关年度述职制度,在对律师行业的监督管理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三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业务管理,实行法律援助联络员工作制度,即律师事务所向援助中心选报一名专职律师,由援助中心确定后登记个人相关信息并造册,将这批专职人员定为法律援助工作联络员,负责本所的法律援助事务,在业务管理中直接与援助中心对接联系,通过这一制度的推选,形成了法律援助专职专人一条龙管理的规范模式,增强了援助律师的责任感。四是坚持把基层基础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根基,通过召开全市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工作推进会、观摩会,落实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目标要求等措施,举全系统之力,集全系统之智,扎实开展了创建全省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示范市工作。五是建立普法网络,加强普法阵地化建设,打造法制宣传新平台。围绕三项主题宣传活动,在全市城乡中落实“八个一”措施,实施“十个百”工程,使普法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创新普法载体,大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组织举办渭南市“振东杯”首届法制宣传书画展,充分发挥了传统文化在传播法治理念中的作用;坚持普治结合,进一步深化依法治理,积极推进了各项工作法治化进程。六是以“发扬传统、转变作风、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机关党建工作优势,积极开展以“唱红歌、寻红根、表红心、颂党恩”为主要内容的十项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做到季有安排、月有活动、周有内容,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党员践行党的宗旨,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的自觉性,有力提升了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加快推进了司法行政事业科学发展的步伐。
奏响强化督查曲,使机关作风明显改善
制度就是一条高压线,制度再好也需要落实。在强化效能建设过程中,我们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管谁违反了,都要受到惩处,不搞“下不为例”、不搞“区别对待”,切实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使制度成为干部职工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一是局机关建立健全了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成立了以李俊杰局长为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纪检组长杨京荣同志为主任,政治处、办公室、监察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监督检查小组,负责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二是突出重点,主要体现在《日常考勤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中。在考勤时,采取指纹、签到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法,突出量化打分;在车辆管理方面,按照“相对固定、集中管理、统一调度、派单出车”的原则,实行“统一管理、定点加油、分车核算”的办法,加强对司机的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安全驾驶意识;在财务管理方面,坚持“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大额办公用品采购或维修,要有纪检监察人员参与,采取“公开招标,次低中标”原则进行,开支情况及时向局办公会通报。三是在日常工作中,以抓制度落实为契机,把“强化督查”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坚持同布置、同推进、同落实,建立了“日考勤、周小结、月考评、季奖评、年考核”和“强化督查、评后选劣”倒逼机制,对表现差的工作人员公开通报,构成违纪的给予诫勉谈话或纪律处分,同时将日常考勤与年终评优奖励挂钩,做到及时兑现、奖惩分明。一年多来,先后对2名同志进行了诫勉谈话,50余人次受到不同程度的奖励,大大激发了全体人员的工作热情。
市司法局推行的“健全制度、创新管理、强化督查”的效能建设“三部曲”,实施一年多来,成效明显,效果极佳,机关作风明显改善。它创新了干部职工考核评定形式,是干部管理制度的新探索,此举让那些作风不实、违规违纪干部职工“亮相”、“出丑”并被处理,对那些“混日子”的干部职工也是一个警醒和鞭策。当然,要想把效能建设落到实处,还需不断“强化督查”,完善各项措施,按制度办事、阳光操作,真正使其成为褒扬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工作全面发展的一剂良药。(市司法局监察室 王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