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家卫生城镇命名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市作为35个2009—2011年度国家卫生城市之一,荣膺“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国家卫生城市的获得,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再添一块国家级“金字招牌”。
2005年4月,市委、市政府顺应民心,果断决策,作出了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决定;“省卫”挂牌后,又举全市之力,向“国卫”目标冲刺。我市按照“经常抓环境,重点抓建设,长效抓管理,落实抓考核,整体抓达标”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下大气力改善人居环境。创卫6年来,我市累计投资30多亿元,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建设城市路网建设、大力实施精品工程、加快亮化工程、完善环卫设施、全面提升改造市场,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到创卫成果。同时,我市还坚持以创卫、创模为载体,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力度,连续3年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的天数达310天以上,连续两年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4.38%,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持续攀升。在治理“六小”行业、实施病虫害防治,以及治理城市脏、乱、差中,建立了长效机制,为创卫成果的巩固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国家卫生城市的10个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涉及的10个大项65个子项全部达标。
六年创卫,六载艰辛。创卫改变了渭南,重塑了渭南,渭南因创卫而美丽,也因创卫而精彩,因创卫而宜居和谐。渭南人民用创卫的彩笔描绘出了一幅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美丽画卷。(渭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