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筑牢洪流冲不垮的大堤:大荔县黄河雨林工程抢险纪实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9-19 07:54

    上游持续降水!黄河河水严重西倒!
    9月11日凌晨3时许,受上游持续强降雨影响,黄河河水不断上涨,引发黄河大荔雨林连堤路(5+600处)被湍急的水流顶冲淘刷后,有260多米长路堤因根石大量走失而出现大面积垮塌,原本20米宽的堤坝严重垮塌,部分路面宽度已不足2米,随时有决口的危险,情况危急!
    紧急行动  确保堤坝不决口
    险情发生后,省防总总指挥长、副省长祝列克第一时间对防汛抢险作出指示,并于11日上午在省防总指挥大厅坐镇指挥。
    根据险情,省防总紧急制定了“突击抛石护根、加宽加固稳定、修建顺坝导流”的应急抢险方案,并派出专家组赶赴现场指导抢险,请调驻渭部队700多名官兵、100名公安及消防武警,派出省防汛100名机动抢险队队员等多支精干力量紧急支援抢险。
    11日一早,省防总指挥长、省水利厅厅长王锋在查看险情后,当即指令省防总迅速调拨50块路基箱、落实700万元抢险资金,并向所有参战官兵和县防指下达了要不惜一切代价,全力确保堤坝不决口的“死命令”,确保滩区群众生命安全。
    渭南市委书记庄长兴,市长徐新荣,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春阳,副市长吴蟒成奔赴抢险一线,现场指挥抢险。
    在省市防总领导的有力指挥下,全县18个镇及相关部门3500多名干部群众、部队官兵齐心协力抢险斗争,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确保了滩区5个村及附近3个农场1.3万群众和12万亩耕地的安全。
   多方支援  齐心协力渡难关
    险情就是命令,渭南军分区接到抢险命令后,迅速组织驻渭部队、兰空农副业生产基地、武警渭南支队及大荔县民兵应急分队共720人投入抢险。有许多入伍不久的小战士,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沉重的沙袋,用坚毅的脚步踩着泥泞,抢修防洪路堤。这支钢铁般的队伍成为战胜这次险情的中坚力量。
    在抢险的攻坚阶段,华县、华阴、澄城、蒲城4个兄弟县市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将抢险急需的石料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抢险第一线。280多辆车在28个小时里,昼夜不停地运送800多趟,6000多方抢险急需的石料,为控制险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立即奔赴黄河大荔雨林段,排除险情,确保工程稳定。”这是9月11日早7时,省防总下达给省防汛机动抢险专业队的紧急指令。接到指令后,抢险队李满良队长立即组织4个抢险分队、30名技术员、80名抢险队员,携带挖掘机、装载机、后勤供应车等20多台(辆)工程设备迅速从渭南出发,仅用2个小时,就赶到了100多公里外的抢险现场,他们顾不上休息,立即投入抢险。
    抢险队总工程师刘武军制定出抛石护根、控制淘刷、加固断面恢复的具体抢险工作方案。实际操作证明,此方案非常有效,4个小时后就使险情得到初步控制。在一天一夜的紧张施工中,抢险队充分发扬了来之即战,战之必胜的精神,连续在施工一线奋战26个小时
    紧密协作  排除险情保平安
    突发的险情随着时间推移瞬息万变,一旦决堤,不但会使雨林工程置身河中,还直接威胁到滩区5个村及附近3个农场、1.3万余名群众的生命安全,身后的十几万亩良田都将成为泽国。
    紧急撤离!县防指第一时间向赵渡镇下达了撤退命令,受洪水威胁的赵渡镇新安、富民等5个村,紧急向15公里外的朝邑镇广济、六合等7个村撤离,仅用3个小时,共撤离安置滩区群众1.3万人,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面对突发的险情,大荔县水务局立即组建了抢险、现场协调、物料运送、后勤保障四个工作组,奋战在抢险一线,同时恢复抢险值班制度,由一名局领导带队配备9名机关干部,24小时监控,承担巡堤查险,物料运送等任务。
    大荔县交通局由局长亲自带领120人组成的专业抢险队,调集自卸车辆55辆,装载机15辆,挖掘机2辆,奔赴一线抢险。
    县交警大队从全省交通安全大整顿检查一线抽调40名民警、6辆摩托巡逻车,对大朝路以及通往雨林工程上堤道路进行巡查,他们不仅要疏导指挥交通,还要拦阻无关人员车辆进入,全力确保石料运输车辆畅通无阻。
    经过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至9月12日中午12时,坍塌最严重的堤顶路,已经由不足2米加宽至8米以上,180米弯道险段抛石护根护基全面完成,弯道两端导流顺坝已修筑25米,险情已基本解除。
    科学决策,军民齐心,连续奋战,是此次大荔雨林工程重大险情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关键所在。截至9月12日14时,雨林抢险共出动机械2400多台班,砍伐运送梢料7500多吨,装填编织土袋10万条,铅丝9吨,石料25000立方米,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经过8000多人次抢险人员30多小时的连续奋战,黄河雨林连堤路垮塌重大险情得到了初步控制,抢险工程段加固正在有序推进。(陕西日报 田肃  党宇杰  周宁)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