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市委市政府召开渭南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讨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12-11-01 07:31

    昨日,市委、市政府在渭召开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讨会。市委书记庄长兴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新荣致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雷孟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郑光照,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雷超武,省住建厅副厅长张文亮,市政协副主席贺韧出席会议;副市长魏稳柱主持会议。
     会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朱嘉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剑云,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罗小龙,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王兴平,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宋劲松,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城市规划师敬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张沛,陕西省信息中心主任、副研究员李振平等八位著名专家学者及省住建厅副厅长张文亮作了发言。大家结合《2010—2020渭南城市总体规划》,着眼于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尊重规律、合理评估生态承载能力,提升文化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就渭南如何立足区位优势,融入西安大都市圈,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科学制定城市发展目标和总体定位,努力提升软环境和知名度,集聚力量助推发展等方面踊跃献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十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庄长兴在讲话中指出,规划是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是整个城乡规划的龙头,起着先导、主导和引导的作用。在全面建设西部强省、加快建设陕西东大门的新时期,渭南面临的发展机遇空前巨大,城市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在这一背景下修编完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显得尤为紧迫、十分重要。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反复论证,把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和研究成果贯穿到城市发展当中,努力使规划更加符合渭南市情实际、符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规划的修编过程中,坚持把城市发展规划与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深度衔接,与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紧密融合,进一步明确渭南城市建设的目标定位、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城乡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使规划成为凝聚全市人民意愿的智慧结晶和行动纲领。

    庄长兴强调,各县(市、区)、市直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着力把规划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与改善民计民生相结合,使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使更多群众能够共享城市发展成果。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规划理念和经验,集聚各方智慧和力量,使规划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的检验。要坚持统筹兼顾,集中力量解决好水、电、路、气、热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中心城区与各县(市、区)以及重点镇的协调和谐发展问题,体现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有机统一。要突出渭南特色,深入挖掘城市内涵和精髓,彰显城市品位和风格,注重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文物古迹和风貌建筑,充分展现渭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风貌和现代化气息,更好地发挥城市辐射和带动作用。
    徐新荣在致辞中向专家介绍了渭南丰富的自然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优越的区位优势,以及众多的旅游景点,阐释了东大门建设的发展定位和产业集群。他说,已经获批的渭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到2020年要形成“一主四副、两横两纵、三大板块”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市域城镇化水平达到65%,中心城区形成“一城三区、五大组团”的空间构架。随着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相继批准实施,渭南已成为全国唯一一个集三个国家级经济区优惠政策于一身的地级市。渭河综合治理工程的全面实施,消除了中心城市建设发展的水患威胁,城市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他指出,当前,在举市建设陕西东大门的进程中,将通过力量集中、政策集成、产业集聚,与西安同城发展,把渭南建设成为关天战略门户、生态田园新城、东西合作高地、现代农业基地、国际旅游胜地。我们希望以各位专家学者先进的理念帮助我们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努力推动渭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快速发展。
    市委秘书长郭忠杰,市政府秘书长孙建升,市直有关部门和有关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