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至8日,渭南市领导和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市级各部门一把手,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与渭南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对各地、各部门工作进行了实地集体观摩。
“观摩用项目说话,用实绩证明,大家现场评议。没实绩,拿什么给大家观摩。”
观摩会上,临渭区区长李县平这样总结观摩会对自己工作的促进。“我们只有自我加压、奋力赶超,才能不掉队。”
李县平的话,道出了渭南市每一个县(区)、部门领导的心声。观摩活动选择的参观项目,主要集中在社会关注度高、带动能力突出、推进实施良好、集聚效应显著的项目,以工业项目和民生项目为重。通过观摩,展示出各地抓项目、谋发展的思路,也折射出各地谋划建设项目的能力和水平。
富平县展示的是技术先进项目——富平新型生态水泥生产线,总投资18.9亿元,采用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固气比悬浮预热分解技术为核心生产工艺。该技术入选2012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是回转窑水泥熟料煅烧技术一次新的重大突破,充分体现生态技术和生态产品的节能减排效应。
合阳县工业项目突出——总投资30多亿元的合阳轻工业集中区项目,以高科技高附加值机械制造工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产业,以信息服务、商贸流通为辅助产业。建成后可入驻中小轻工企业200余户,解决1.5万人就业问题。
……
四天时间,观摩人员一路走一路看,听汇报、看进度、提建议、谈希望……大家一起感受着渭南项目建设的滚滚热潮,感受秦东大地跨越发展的最强音,思考建设陕西东大门的新思路。
蒲城县委书记张建军,参加过几次观摩会。每次观摩会,他都非常认真。“找差距,学经验,这机会难得!”
去年,张建军参观完临渭区的城镇化建设后,深深感到本县城镇化建设方面的差距,会后他就组织县上的相关部门去临渭区学习。“我们把他们的经验学到蒲城来,取长补短,经过一年建设成效已经初显。”
各地关于园区建设、城市建设、生态保护、民生保障、文化旅游等项目的不同特色和亮点,让现场观摩的县区“一把手”们受益匪浅。很多好的经验得以推广,很多好的思路得以发扬。
不仅如此,通过观摩,也为市上领导掌握现状、发现问题、科学决策提供了现实依据。大家一致认为,思想观念不新、谋划项目的层次还不够高、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问题也迫在眼前。
对此,渭南亦做出对策,将制定具有前瞻性、科学性、衔接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引导功能布局、产业发展,为重大项目建设留足空间。精心谋划一批有市场、有规模、后劲足的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项目,形成竣工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不断接续的项目良性生成机制。并把园区这个平台建设好,下功夫解决园区设施滞后、配套不全、产业特色不明显、科技孵化能力差等问题,不断提高园区的承载能力。强化引龙头、引大块头的理念,紧紧围绕发展方向和主导产业,瞄准国内外500强企业、100强民营企业。积极支持重点项目,为项目建设和全市发展搞好服务。(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