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渭南二十万农民变市民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3-25 13:51

    在采访渭南市城乡统筹进程时,记者获得了一个重要信息。渭南的城镇化建设步法非常快,全市涌现出了一大批农民社区,去年以来,至少吸引和接纳了20多万农民进城落户。
    据介绍,这次的农民进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户口进城”,而是祖祖辈辈居住在农村的乡下人,正儿八经把家搬进了城镇,进小区,住高楼,像城里人一样去过日子。
    在华县瓜坡镇,投资3.5亿元的三个农民小区,已经搬进了500多户农民。他们的目标是,两年之内,全镇1/4的村子都要搬进小区。富平县庄里镇,投资7亿元打造了一个新区,规划了63幢高楼,准备吸引2万多农户入住。韩城龙门镇,投资5亿元,打造了一个500亩规模的农民小区,春节前,11幢高楼已经封顶。白水县的西固镇,集中为煤矿塌陷区的8个村,新建了4个小区;雷牙镇为整体搬迁的南井头村,建了10幢单元楼。小城镇建设热情最高的澄城县,几乎每个乡镇都有开工的农民小区。
    市委书记徐新荣说,渭南的城乡统筹发展,其实并不是单纯地追求盖多少房子,建多少小区。真正花大力气解决的是,不但要把农民引进来,还要想办法留下来。让进城的农民,不但有房住,而且要有事干,真正地做到安居乐业。为此,渭南市以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在全市建设了100多个现代农业园区,并着力打造一批5万人以上的重点镇,依靠农业产业化的需求和城镇人口的聚集,为进城农民提供就业机会。许多新建的农民小区,从一开始,就把农民的进城就业,当作系统工程来抓。瓜坡镇和当地企业联姻,一次安排了3000名农民协议工,同时通过三产服务,又安排了5000人的就业。澄城的韦庄镇、交道镇和冯原镇,在建设居民小区的同时,都规划建设了创业园区和商业街。白水县林皋镇,依托旅游资源,打造仿古商业街,为小区农民寻找商机。富平县庄里镇,制定的规划更加宏伟,让进城的农民全部转化为产业工人,把土地流转出去,5年内,6.7万亩耕地不种粮食了,全部发展林果。
    年初,渭南市对新建的农民小区,进行了全面检查和验收,所有建成和入住的小区,基本上都达到了规划标准。这些农民小区和城里真正的小区一样,功能非常齐全,水电路到位,有学校,有广场,有卫生站,有超市,生活非常方便。(陕西日报)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