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三次权力梳理 释放改革红利:渭南实施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报道之二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1-24 08:00

  一个区域,当经济大环境普遍低迷,原来的发展方式难以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时,在急需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时,它会如何选择?渭南市给出了答案:实施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来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对自身开刀,杀出了一条释放改革红利、实现赶超跨越的捷径。

  放权:三次释放梳理

  “渭南简政放权中取消下放权能改革分为三个阶段,每一次都是对政府权能进行优化梳理。”渭南市法制办主任安延会说。
    2012年8月16日,渭南市对市级40个部门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集中清理。下放县级行政许可(审批)事项73项,取消行政许可的事项为101项。“这次取消下放工作铺开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于是我们又下放一批与经济社会参与度高,民生关系密切的权力。”安延会说。
    渭南市第二次下放给县市区及重点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587项,而今年7月,渭南再次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127项。
    “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次权力梳理,不久就会再取消下放一批权能,但这一次可谓难度颇大,前期能取消下放的基本都做得差不多了,这一次就要触及一些部门的核心利益”,安延会说,“不过,我们有信心通过这三次取消下放工作对各部门权能的深度梳理,最终绘制一部权责明确的权力清单,这对转变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方便群众、服务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承接:一对一的帮扶

  “我们要求对下放的事项明确了放权事项、责任领导、主办科室和完成时限,市级部门首先要做好资料交接及时与省上部门衔接,将下放事项向厅作了汇报和备案,做好省、县审批事项办理的桥梁和纽带。”渭南市法制办一位工作人员指出。
    针对县级办理原由市级办理的审批(许可)事项经验不足,人员力量薄弱等问题,渭南市严格要求各部门不能一放了之,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下放什么业务就培训什么”的原则,对市级每个涉及下放的部门必须安排具体各业务科室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加强对各承接下放业务单位的工作检查和指导,做到新办的每一宗业务要有人检查、有人指导、有人把关,确保所下放管理事项在基层单位顺利开展,切实杜绝应放不放、放不彻底、变相回收等问题。
    同时要求涉及下放取消的市上各部门组织专门的队伍,对下放取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误区进行调研分析,通过专业会诊解决上下贯通,切实优化投资环境,方便群众、企事业单位办事。

  改革:激活发展动力

  临渭区故市镇个体工商户刘某想办一个家具加工厂,原先需要到市、区两级相关部门办理木材经营加工审批手续,如今只需到临渭区林业部门办理即可。与此同时教育专项经费审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备案、廉租房申请审核登记等一大批与民生关系密切的权力,也逐步向基层区县下沉,还对于市级重点镇赋予了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可以说,简政放权真正把权力还原于企业,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如今的渭南,正在形成这样的氛围:凡是非公经济能做好的,国有企业少参与;凡是下级政府能做好的,上级政府不插手;凡是一个部门能管好的,就不多家掺和,以最大限度释放发展潜能,使权力回归本位,让企业有活力,让百姓有福祉。(陕西日报 记者  王忠杰  陈圣强  通讯员  祖  亮)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