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简政放权增活力释放红利惠民生:渭南市简政放权工作综述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1-11 17:31
 “朋友的公司以前办理工商登记,既要填写各类表格,还要验资,十几天才把营业执照办下来。真没想到,我今天两个小时就把执照办好了。”1月7日,在市工商局注册分局刚刚拿到营业执照的杨军满脸欣喜地告诉记者。

  以前,县里的老百姓购车后,必须到渭南市区交纳保险、附加费,办理上线检测、排队挂牌等手续,跑冤枉路、花冤枉钱。如今,他们不用出县城,无需排队等候,就可在各县区车管所上户挂牌,仅此一项每年就能为老百姓节省费用3000多万元。

  类似的例子,在渭南还有很多,涉及民政、教育、交通、公安、司法等67个市级部门(含中省驻渭单位),多个行业,多个领域,项项落地有声,件件惠及民生。简政放权,让东秦父老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

  向阻碍发展的“拦路虎”开刀

  2012年,市委、市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一些行政部门权限不清,把不该管的牢牢抓在手中,把该管的却没有管好,导致人员越增越多,机构级别越升越高,办事效率却越来越低,干群矛盾纠纷多发,群众越来越不满意。

  于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将简政放权作为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释放改革红利、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抓手,成立了简政放权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法制办牵头,制定了统一的简放标准、评价办法,依照规范的简放程序,在全市开展简政放权工作。

  “简政放权对政府来说,既是一次重大的体制创新,也是一场革命。只有加快简政放权,才能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激发社会和市场活力,为渭南经济社会发展‘松绑’,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市委书记徐新荣的话掷地有声。

  “简政放权的最终目的就是把权力还给社会和市场。政府向社会中介组织转移职能,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关系的有效途径。”市长奚正平说。

  为了使简政放权工作取得实效,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简政放权工作会议,先后出台了《中共渭南市委、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实施意见》、《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渭南市人民政府向社会中介组织转移职能工作方案》等文件,大刀阔斧地在全市开展简政放权工作,对一大批与经济社会、民生关系密切的权力实施改革,向阻碍发展的“拦路虎”开刀。

  不当“婆婆”做“保姆”

  “简政”,减掉的是审批环节,转换的是政府职能,降低的是过程成本,优化的是服务流程。“放权”,放掉的是“官本位”意识和不良作风,强调的是服务和监管,释放的是活力、动力,集聚的是民心、民意。简政放权,目的就是放宽政策,放水养鱼,放手发展。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市一方面坚持简政放权与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和事业单位改革相结合,通过权力的放开和政府职能的缩减,加强和扶持中介机构组织建设,扩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范围和中介组织服务范围,解决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的缺位、越位和错位问题。

  在转移职能的范围上,将政府在“行业管理与协调、社会事务管理与服务、非基础性教育和医疗服务、技术服务和市场监督”等4方面职能向社会中介转移,加速社会中介组织发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第一批政府转移事项,共将19个部门49项职能向社会中介组织转移。有这样一个事例:以前清理“城市牛皮癣”工作由临渭区综合执法办公室承担,每年花25万元效果却不佳,如今承包给了博思特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每年只花13万元,清理野广告及时、彻底、而且专业。

  另一方面,坚持以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赋予县(市、区)更多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扩大在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投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民生事业方面的权限下放,不断增强基层的发展活力。通过简政放权,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还权于基层、还权于市场、还权于社会组织,让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有权就有责、用权必负责。为了确保下放权限“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我市各级各部门自觉改变工作方法,不当“婆婆”做“保姆”,结合下放事项,有针对性地对基层干部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基层干部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防止权力“空放”、“错放”,防止下放权限无序和混乱。积极指导各县(市、区)规范运行程序,帮助各县(市、区)与省直部门做好沟通,做好管理权限和管理体系的衔接,确保简政放权工作顺利推进。

  此外,我市还不断强化监管责任,强调寓监管于服务之中,更多地由事前审批转为事中事后监管,对下放的事项,明确监管责任,制定后续监管措施,避免出现监管真空。

  把改革红利送到老百姓手里

  我市开展简政放权工作后,2012年向基层下放587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行政审批事项73项,取消了101项审批事项。2013年,再次向社会中介组织转移职能49项,向基层下放127项社会管理事项,其中包含68项审批事项。截至目前,共向各县(市、区)下放简政放权事项714项(其中下放审批事项141项)。目前,市简政放权领导小组办公室已经初步完成了第二轮简政放权市本级行政权能的清理工作,新一轮的简政放权正在稳步推进。

  权力下放后,各县(市、区)有了更加充分的自主权,可以放开手脚抓发展;企业负担减轻了,可以轻装上阵闯市场;老百姓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办事更方便了;全市市场活力不断增强,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我市用简政放权的实际行动,把改革的红利真正送到了老百姓的手里。 (渭南日报记者 屈文平 程 瑾)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