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区 2日上午,在王尚德烈士陵园内,低沉的乐曲声在青松翠柏间环绕,圣洁的花圈摆放在烈士纪念碑前,祭扫队伍整齐着装,神情肃穆。临渭区各单位、(镇)办、中小学生、部队代表和群众,共计300余人在这里举行清明节祭奠活动。
王尚德烈士陵园位于临渭区向阳办樊家村,陵园面积10.8亩,建有王尚德烈士纪念馆、临渭区革命烈士陈列室、临渭区散葬烈士纪念区、祭奠烈士活动广场四个部分。全区载入史册的烈士有372名,安葬在烈士陵园70名。
当日,还举行了张文涛烈士骨灰安放仪式,参加人员瞻仰参观了烈士陵墓、王尚德烈士纪念馆,向革命烈士表达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渭南日报 记者王晓宁)
大荔县
“打仗的时候,我才23岁,子弟兵为解放祖国展开激战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娃娃们,今天的日子实在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学习,珍惜幸福的生活。”3月28日,大荔县许庄镇大壕学校的师生来到著名的“荔北战役”纪念馆祭扫烈士陵园。省三八红旗手、共产党员,如今已87岁高龄的吴银娣老奶奶给大家讲述战争年代的故事。
吴银娣老人是1953年入党的老党员,1957年曾受到毛主席接见。先后担任过村妇联主任、许庄公社副社长、大队党支部书记,自1962年以来,连续5年被评为陕西省“三八红旗手”,曾被选为陕西省第三届赴省代表、贫下中农赴省代表、陕西省妇女赴省代表,获得荣誉无数。至今,老人还在为村上和群众的事情忙前忙后,赢得大家的交口称赞。
清明前夕,大荔县各学校、单位纷纷来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荔北战役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活动,瞻仰纪念碑、敬献花篮,悼念烈士、寄托对革命先烈的哀思。(渭南日报 通讯员李世居 记者王晓宁)
富平县
青山埋忠骨,翠柏吊英魂。 3月28日上午,富平县烈士陵园内隆重举行了散葬烈士骨灰入土祭奠仪式,首批72位烈士骨灰入土为安。多位烈士生前的战友、烈士家属、民政局及薛镇干部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仪式,向烈士墓敬献鲜花,表达哀思。
本次安葬的72位烈士都是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新中国建设时期为国家而英勇捐躯的,弘扬烈士精神,接收散葬烈士入园安葬,不仅告慰了英灵,对烈士亲属也是一种心灵上的安慰。该县从去年起投资360万元对县烈士陵园进行扩建,新征用地15亩,将建设烈士纪念馆300平方米,对富平县300多名烈士遗骸能搬迁的进行搬迁,不能搬迁的将全部予以立碑纪念,清明节前确保为100名烈士立碑。(渭南日报 记者弥卫国 通讯员张 盼)
白水县
4月3日,白水县西固镇420余名中小学生来到革命老红军权文祥墓前开展祭奠活动,缅怀革命先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西固镇老红军权文祥,1935年参加革命,1938年7月7日,359旅717团一营攻击蔚北县北水泉日军据点时,时任359旅717团一营三连排长的他率领10人敢死队炸掉了日军两个碉堡,后担任王震旅长警卫排长,先后参加过南泥湾大生产,保卫延安、盘龙战役等诸多战役多次受奖,曾受到过毛主席关切接见。1961年在家中病逝。
同学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老红军默哀致敬、敬献花圈,重温老红军的英雄事迹,用庄严的誓言表达出学习先烈、立志报国,树立远大理想,牢记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战,勿忘国耻,共同实现“中国梦”的诤诤誓言。(岳清轩)
市智慧城市研究中心
4月1日上午,我市智慧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名主要成员和15名在校大学生来到习仲勋革命烈士陵园,拜谒陵园及开展“学习革命精神,凝聚团队力量,加强科学研究”主题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工程中心的研究员们备受鼓舞,纷纷表示要学习和发扬先烈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探索渭南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攀登科技高峰,为陕西“东大门”建设作出新贡献。
据了解,渭南市智慧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2013年市科技局批准成立的首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主持研究市级以上科研课题5项、出版著作2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荣获厅级以上科学技术奖3项。(渭南日报 记者王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