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澽水河边话桑麻——渭南市委书记徐新荣韩城回访记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4-22 08:12
    15日清晨,韩城市板桥镇五四村。给农户付清吃饭和住宿费用后,徐新荣拉着村干部出了门。“去年群众反映用水难,现在水坝和渠道修的怎么样了,走,到澽水河边看看。”
    去年5月初,下乡调研的渭南市委书记徐新荣首站住在五四村程交民家。那天晚上,程家给来调研的几个人准备了4个家常菜,还做了一锅“搅团”。接连四天,徐新荣一行进农户、到田间,访民意、问民需,梳理出涉及发展、民生、干部作风等6个方面85个问题。时隔近一年,徐新荣重走板桥镇、龙亭镇、龙门镇和桑树坪镇一线,就去年调研中群众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回复回访,并结合正在开展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听取群众意见。
    “没想到您又回来了!” 4月14日在调研的第一站龙亭镇西范村,村民张福泰握着徐新荣的手将他迎进村部。
    “谁提意见、向谁回复,谁收集意见、由谁回复。”徐新荣说:“上级是下级的样子,下级是上级的影子,我要不回来看着把问题解决了,就当不好标杆啊。”
    “书记您就放心吧,这一年来,村道硬化了、村里的涝池整修了、天阴下雨出行方便多了……”村民争先恐后说起了一年来身边的变化。 
    冒着雨雾,在蜿蜒的山路驱车70余公里,徐新荣来到山区偏远的桑树坪镇杨家沟村。
    “阮少波来了没有?”
    “你去年反映的贷款难问题解决了没有?”
    “今天在座的有人贷到款了么?”
    “好,请说说你拿到贷款都干了什么?”
    在杨家沟的座谈会上,徐新荣一一回复去年群众反映问题。并接连发问,反复了解整改落实的效果。
    “我说的事我以为你都忘了,没想到能解决,更没想到今年你还能来听我们的意见!”村民梁喜清感慨地说。
    “群众反映的问题,要钉钉入铆,一件一件盯着落实。解决问题不是说把有关资源带到联系点来,不能就事论事,既要见物又要见人,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从群众反映的问题中深挖自身‘四风’问题,不能以办实事代替解决自身作风问题,要聚焦‘四风’,以改革创新精神促进整改彻底到位。同时,不能以去年征求意见代替今年听取意见,更不能以指导下面代替自身问题的查找。”徐新荣说。
    “我们统一规定,今后村上群众过事,婚宴上八个菜,丧葬的席面一律只上烩菜!”龙门镇东白矾村村干部说。
    “好!”徐新荣说:“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实质就是奢靡之风的具体表现,群众十分反感。你们能把这个问题查摆出来,党员带头整改,倡导新风,群众一定打心眼里欢迎。我们抓好学习教育要让每名党员都要像党员的样子。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各级各层、各行各业的党员都要强化思想武装,增强在党意识。带头倡导社会新风尚,带头致富增收,带头遵守乡规民约,带头孝敬父母,带头化解邻里纠纷,带头关爱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及因病返贫等弱势群体,从一点一滴上赢得民心。”
    澽水河绕着五四村的村道边缓缓流淌,漫山遍野披上了绿装,花儿点点,散落在茂盛的草木之中,阵阵风儿吹来,夹带着花草的芳香沁人心扉。五四村党支部书记冯邦民陪着徐新荣查看了新修的“U”型灌溉渠,赞叹说:“今年再也不用发愁浇地的事了,丰收在望啊!”
    在16日下午召开的座谈会上,徐新荣语重心长地对与会领导干部说:“上面松一寸,下面就会松一尺,一把手以身作则、行之以躬,改进作风就有新气象。要在一把手带头上再下工夫,在做好分类指导上再下工夫,坚持整体起步、分类展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决不能简单搞“一刀切”、“一锅煮”,确保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教育实践活动。” 

    去年调研发现整理出的涉及发展、民生、干部作风等6个方面85个问题,54个整改落实已见成效。(渭南新闻网)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