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韩城市国土资源局原局长徐建龙涉嫌贪污受贿一案,在渭南中院一审公开开庭。为了让在职党员干部零距离感受党纪国法的威严,市纪委组织了23个市直部门的主要领导干部和重点科室主任、科长等6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庭审现场旁听此案,接受廉政教育。
认真履职 严格执纪 充分发挥查办案件治本功能
徐建龙,一个从基层一步步成长起来的部门领导干部,有着多年党龄,受党培养多年,曾为当地经济建设做出过贡献,但终因一念之差,没能抵得住诱惑,无视党纪国法,利用手中的权力贪污腐败。相信法律是公正的。
这个案例,不难看出这些人之所以能屡屡得手、恣意妄为,基本上都是在钻监督缺位的空子。在监督缺位的情况下,失去“阳光”照射的地方成了腐败滋生的温床,失去监督的权力则在膨胀的私欲中渐渐脱离了运行轨道。权力不分大小,都必须在监督下运行。对于基层干部来说,必须切实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的流程管理,充分满足基层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只有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强化制度的约束力,并以铁的纪律确保制度刚性执行,才能从源头上防范和杜绝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发挥查办案件在反腐败工作中的治本功能,我的体会是:要坚持“零容忍”查处腐败问题。腐败问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只有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形成巨大震慑力,才能让权力行使者“不敢腐”。要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群众举报及时处理、具体线索认真核实。通过各种渠道发现问题、查处问题,努力做到“莫伸手、伸手必被抓”,让腐败问题无处藏身,让腐败分子打消侥幸心理。
要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形成反腐败合力。要在纪检监察、公、检、法和审计机关之间建立问题线索共享制度,其中任何一单位在向公职人员做出处理时都要及时向反腐败协调小组办公室报告,由反腐败协调小组办公室及时按照有关程序,督促协调有关部门完成后续工作,解决处理腐败问题“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要突破案件的“关键点”,提高查办案件科学化水平。查办案件的“关键点”在初核。初核是开局的基础,成案的关键。初核要做到慎重、稳妥,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初核方案,特别是要把握好初核的重点问题和突破口,选准部位和方式。坚决杜绝在执纪、执法过程中违纪、违法,做到安全办案,文明办案,依法依纪办案。(市委反腐败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主任 史宝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