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为便民利企的高效服务点赞 ——全市上半年简政放权工作综述(下)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7-31 08:5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很多时候,我们只要通过互联网,就能办妥生活中的很多事情。这不,随着智慧人社自助终端机在我市正式投入使用,市民缴纳医保再也不是“多头跑”。只要借助一款指定的网络软件,输入身份证号码,轻轻点一点鼠标,2分钟左右就能缴完费。此外,通过智慧人社自助终端机,群众还可以完成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养老保险缴续费和年检、查询、政策咨询等业务。“和过去相比,少排队、少跑腿,省时又省力。为政府的高效服务点赞!”市民张先生说。 
  改革,目的是让普通人拥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跑腿的烦恼”越来越少的背后,是我市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改革,加速转变政府职能、成果惠及群众的不懈努力。 

  念好“简”字决
  写好便民利企答卷 

  “我办理的是房屋抵押登记,从受理到办结用了5天时间,这比我想象的要快很多。”前些天,市民张鑫在办理房产交易过程中,着实感受到了不动产登记压缩办理时限、服务增值提速的便捷。 
  这仅是我市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改革工作的一个缩影。 
  简政放权,是一场刀刃向内、自我削权的改革,这是一项服务民生、利在长远的行动。今年以来,渭南在继续念好“简”字决,在落实接放转措施、优化再造审批流程、推进“减证便民”等方面狠下工夫,努力实现减权放权到末端、增质提速到末端、减轻负担到末端,让更多的改革红利惠及企业和群众,交上一份含金量满满的改革答卷。 
  我市通过分批取消下放和有序转移职能的方式,把减权放权推动到末端。截至目前,市级先后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315项,分两批取消了21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取消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其中,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66.7%,实现了审批事项减少一半、审批时间压缩一半的目标。同时,还有序推进政府向社会中介组织转移职能改革,分3批向社会中介组织转移政府职能186项,有效促进了社会中介组织发育壮大。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改革是西部地区首家开展,先后有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市前来调研学习。 
  简政放权,以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为着力点。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最近,随着工商注册登记业务“全城通办”后,企业申请人可以不受经营场所所在地区域限制,就近办理业务,更好地解决了排队等、多跑路的窘状。“方便”“快捷”“高效”,这是在采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评价。 
  今年以来,我市在提高效能上下工夫、动脑筋。如今,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企业获得电力的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审批越来越便捷。同时,还在减中介、减证明、减费用上出实效。现在,市级保留中介服务事项56项,精简近了50%。通过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市级梳理出448项,其中拟取消157项、保留291。县级梳理出320项,拟取消204项、保留116项;先后两次调整、精简市级涉企收费目录,每年减轻企业负担约2.5亿元。 

  数字,就是最好的证明。 

  做优服务解民忧 收获更多获得感 
  简政放权,是“减法”更是“加法”。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到末端,是做“加法”,无疑是利企便民的有益之举。 
  我市多措并举、主动作为,积极构建实体大厅、网上大厅、自助终端相结合的审批模式,努力使群众办事更高效。在他们的努力下,市级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公共资源交易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已陆续投入运行,行政服务中心门户网站开通并成功运行,初步实现了网上申报、线下领取结果。此外,他们还将“互联网垣政务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手机终端,群众只需关注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微信平台,就能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咨询政策、办理事务,实现了“只要动动手指,足不出户就能办成事”。 
  数据多跑路,群众就少跑腿。曾经“跑断腿”的事儿,如今足不出户就能办妥。曾经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变成了马上办、及时办,群众方便了,满意度自然就上涨。 
  下一步,我市将抓好市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尽快实现省、市、县三级对接,为网上审批打好硬件基础。同时,将事项划分为适合网上办的、可以自主办的、必须在实体大厅办的三种不同类型,对审批服务进行归类梳理,统一数据标准,实现信息共享。形成网上办理为主、自主办理为辅、实体大厅兜底的线上线下一体的审批服务模式,强力推进“互联网垣政务服务”在渭有实效。 
  改革无止境。为了更好地向群众释放改革红利,他们积极打造“一窗通办”税务服务新模式,让企业和群众办税更便捷。市税务局整合优化资源,在市政务中心搭建了纳税人办税体验区,设置了多个体验窗口,推出发票领用、发票代开、发票认证系列便民服务“套餐”,实现了让纳税人“进一个厅、取一个号、排一个队、到一个窗、办全业务”,大幅压缩了办税时间,切实提升了纳税人改革获得感。目前,“一窗通办”已基本实现全覆盖。(渭南日报 记者杨晓妍)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