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午,省长袁纯清主持召开省政府今年第20次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会议还通过了《陕西省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修复规划(2008年—2010年)》,研究了提高我省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和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等有关问题。
会议认真分析了当前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认为上半年我省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大,发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比预期要好。在遭遇冰雪灾害、特大地震和发展环境趋紧的情况下,全省上下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两个关键环节,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呈现平稳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2898.49亿元,增长16.2%,财政总收入576.57亿元,增长2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44.6元,增长19.4%,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887.4元,增长22.9%,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9%。目前,经济发展总体向好,但影响经济运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灾后重建任务艰巨,物价上涨压力较大,煤电油运供应紧张,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坚决执行和主动顺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通过灾后恢复重建改善落后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组织好煤电油运生产,围绕农民增收全面做好三农工作,切实加强物资供应和物价监管,采取多种措施积极破解金融难题,加快推进民生八大工程,坚定不移抓好各项改革,进一步搞好招商引资,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努力保持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证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会议强调,改革开放30年来,陕西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但开放程度低仍是我省的主要差距。必须立足我省现实,着眼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内经济走向,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要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明确开放重点,制定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创新体制机制,做到思想上有新认识,行动上有新举措。要紧紧抓住东部产业转移步伐加快的新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工业园区建设,通过几年努力,使我省开放型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处于西部前列。会议确定将尽快研究和制定新形势下提高我省开放型经济水平若干政策措施,全面加快我省对外开放的进程。
汶川特大地震给我省部分地区造成巨大损失,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十分紧迫。会议研究了《陕西省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修复规划(2008年—2010年)》,要求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合理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以震灾严重县区为规划范围,切实抓好综合防灾减灾、防震减灾、地质灾害防治、洪涝灾害防御、气象灾害防御、生态环境修复、林业生态修复等工作,建设好灾害科普教育、应急物资储备、灾害监测预警等工程,促进减灾工作由减轻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的转变。
会议还研究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有关问题,认为建立和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对于加强国有资产收益收缴管理,维护国有资本出资人的权益,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求各有关方面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措施,并切实做好落实工作。 (陕西省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