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于8月24日胜利闭幕,陕西文化在本届奥运会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8 月24日上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对陕西文化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展示作了全方面的总结。
我省系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为奥运会成功举办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主要体现在:
一、创作编排优秀节目《天地社火》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文艺表演,这是我省参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最重要的一次文化演出活动。节目整体彰显了陕西民间社火粗犷的原生态文化特质、浓郁的民间文化风格、淳朴的泥土文化气息、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8月8日晚上18 时40分,《天地社火》作为奥运会开幕式前“欢天喜地迎奥运”专场演出的第21个节目精彩亮相“鸟巢”奥运主会场,央视三套和七套节目进行了现场直播,为世界各国观众展现了一幅热烈红火的“陕西民俗节日风情画卷”。节目受到各界好评,获得了圆满成功。
二、组织实施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中国故事》陕西祥云小屋的设计展出工作。连日来,已先后有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中国日报、中新社、中国文化报、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新京报以及外国媒体等30多家媒体对陕西“祥云小屋”进行了专题采访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认为,陕西小屋是整个中国故事“ 祥云小屋”最精彩的一个,每当有媒体采访,陕西小屋是他们首推的小屋之一。按照奥组委的安排,“中国故事·祥云小屋”展示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8月9日至8月24日奥运会结束;第二阶段从9 月7日残奥会开始至9月17日残奥会结束。前后持续近40天。“陕西小屋”目前已接待中外宾客近20万人次,其中有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有文化名人成龙、余秋雨、周华健、阿丘等。
三、选送精品剧目晋京参加文化部举办的“相约北京2008奥运重大文艺展示活动”。我省共选送了四台优秀剧目,包括省戏曲研究院的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青春版秦腔历史剧《杨门女将》,由西安话剧院创演的大型原生态方言话剧《郭双印连他乡党》,以及由志丹县歌舞剧团排演的大型原生态民歌舞剧《挂红灯》。
四、选送优秀群众文化节目晋京演出。7月9日至10日,《华阴老腔》参加了文化部迎奥运群星奖优秀节目展演,成为该场演出中唯一一个被观众强烈要求进行加演的节目。7月9日至18日,由横山县艺术团排演的《吉祥腰鼓》等节目参加了北京大兴区的“北京2008城市奥运文化广场活动”演出,受到普遍好评。
五、创作6件环境作品建树北京奥运会主会场,省雕塑院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创作了6件环境雕塑,于奥运会举办前夕运抵北京并安装到位。这些作品展现出陕西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中国元素以及雕塑家多元的艺术风格,对于陕西通过奥运会向世界展示友好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举办了陕西省迎奥运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展出作品458件,展览主题突出,题材多样,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并表达了艺术家和全省人民对北京奥运会的良好祝愿。此外,还举办了“绿色奥运,绿色陕西——陕西少年儿童迎奥运书画作品展览”,展出全省中、小学、幼儿书画作品326件。展示了三秦少儿喜迎奥运的心声。
七、举办了“文化共享奥运行”陕西省系列服务活动。根据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建设管理中心的统一安排,我省制定了《“文化共享奥运行”陕西省系列服务活动方案》,通过省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陕西分中心给基层配发了装有丰富视频资源的移播宝及奥运知识展版的电子版,使各支中心和服务点可以通过影视平台下载与奥运相关的优秀视频资源,为当地群众开展服务活动。同时,每天在省图书馆扇形大厅举办奥运知识展览,在为期一个月的展览中服务人次近万人。
八、相关工作也顺利开展。7月2日至4日,北京奥运会火炬陕西段传递在延安、杨凌、咸阳和西安四座城市进行,省文化厅积极协调指导各市文化部门,举办了内容丰富的演出活动,为圣火传递营造了各具特色的喜庆氛围。 (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