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西安市人大派出12名干部组成宣讲团,深入未央区3个街道办事处给村民们宣讲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惠农政策。(记者 刘芳摄)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单位安塞县,大棚专业户与西安理工大学的专家学者探讨如何在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建设高效的农业示范园区;在刚刚贯通高速公路的永寿县,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正与村民们研究明年上什么新品种;在灾后重建地区宁强县青木川镇,当地农民与省委组织部的干部商量着如何确保群众温暖过冬……连日来,全省上下8.8万多名各级干部深入三秦大地,与农村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农民群众讲文件谋思路、出点子促发展。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陕西从10月20日开始,掀起了一场宣讲文件、共谋思路、征求意见、解决问题的宣讲活动,专门从省、市、县、乡四级机关、事业单位抽调了8.8万多名干部,选派到全省2.7万多个行政村,集中一周时间驻村宣讲三中全会精神。
各级高度重视,周密安排部署
10月17日,省委召开选派干部驻村宣讲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动员大会,对宣讲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
会后,省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省委组织部和各地组织部门立即着手制定工作方案,主动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做好干部选派、管理工作。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迅速编写了《宣讲提纲》,省级机关各部门及时动员,机关干部争相报名,各级迅速行动,层层部署安排,短短两天时间,宣讲活动就在全省各地全面展开。汉中市成立了宣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宣讲团,并对下派干部进行动员和培训。西安市结合所辖行政村人口较多的实际,对小村派驻干部2名,大村派驻干部3至4名,平均每村派驻干部3名,共派驻干部1万多名,其中每个村有1名处级干部,每个乡有1名局级干部。宝鸡市主要领导亲自联系1个县区和1个村,深入村组带头开展宣讲。咸阳市要求县、乡领导干部都深入联系的村,与群众面对面作宣讲辅导。
密切联系实际,务求取得实效
在宣讲活动中,广大驻村干部在全面宣讲中央精神、广泛征求意见的同时,紧密联系所驻村实际,与农村干部群众共谋发展思路,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用自己的真情实意和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赖,让广大农民群众对党在新时期的农村政策有了更直接、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发自内心地关心、支持中央《决定》。
为了使全会精神家喻户晓,驻村干部积极创新,灵活采取板报宣传、广播宣讲、村民大会宣讲和上门入户、走访党员群众等多种形式宣讲,让农民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学得会”,真正把全会精神传达到农民心中。
汉中市驻村干部宣讲工作围绕六个重点展开,并鼓励干部群众把《决定》部署转化为实际行动,切实改进干部作风,最大限度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千方百计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进度。他们还结合“八大民生工程”深入调研,问计于民,为明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收集民意出谋划策。
省社科院在蒲城县驻村时,坚持做驻村日志,详细记录宣讲情况、群众诉求和意见建议,并围绕如何建设现代农业、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如何尽快富裕农民等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
进一步体察民情后,许多宣讲干部心系群众,切实为基层群众办了一些好事、实事。进驻临潼区铁炉乡下刘村的西安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政委米宝安在宣讲时,当场捐款5000元支持下刘村党支部改善办公设施。驻任留乡的西安市公安局未央分局副局长陈磊在三王村12组村民王发成家中走访时,深为王发成家的贫困所震憾,当场为其捐赠现金200元,并承诺购买石棉瓦40张,用于帮助维修家庭住房。
切实搞好结合,推动各项工作
在宣讲活动中,各级各部门和广大驻村干部把驻村宣讲与正在开展的问计于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以开展宣讲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努力做到“两结合,两不误”。
地处秦岭山区的商洛市农业人口众多,该市驻村干部把宣讲活动与促进农村增收结合起来、与调查研究结合起来、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努力使宣讲活动成为加强全市“三农”工作,促进农村增收、促进农村建设的推进工程。
咸阳市结合全会精神,向群众介绍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一村一品”发展情况,积极引导和扶持群众引进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显明、附加值高的新品种、新技术,加快产业提升,带动特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省委组织部23名下派干部深入到我省地震灾情最重的宁强县青木川、广平等11个村镇,对农民群众面对面宣讲外,重点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村党员进行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把宣讲与灾后重建结合起来,为玉泉坝村困难群众送去25条新棉被,给村“两委会”带去两台电脑,筹资1.2万余元为村级活动中心更新图书资料,并多方争取援助支持,加快青木川灾后重建工作。
省人民法院的驻村干部在做好宣讲工作的同时,征求县、乡、村干部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为下一步起草制定《全省法院为保障和促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收集和掌握信息。
西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干部,利用与农民群众面对面交流宣讲党的政策的机会,认真了解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为推进下一步农村社会劳动保障改革工作积累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加强督促检查,推动作风转变
全省各级各部门把选派干部参加驻村宣讲,作为锻炼和考验干部、改进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的一项重要举措,并加强对宣讲活动的督促检查,有力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省委要求,各选派单位要确定一名联络员,及时了解和掌握干部在基层的工作表现情况。在宣讲期间,宣讲组的各位同志充分发扬组工干部优良传统,自带行李,冒雨进村,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吃住按标准付钱,迅速将全会精神传达给广大农民群众。
咸阳市从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政研室等部门抽调了工作人员,组成三个督查工作队,明察暗访。采取随机抽样,进村入户,面对面询问村民的办法,了解实际宣讲情况,对宣讲效果进行评估。各级驻村宣讲干部良好的形象,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朴实的工作作风在各地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武功县一位70多岁的老党员感慨地说:“省上下派干部驻村,本以为是来做做样子,走走过场,没想到人家说的都是真话、干的都是实事,党的优良传统在他们身上没有丢啊!”
宣讲团的同志每到一处,都尽可能多地接触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认真听取反映,把握群众思想动态,针对党员群众关心的问题及时充实宣讲内容。
广大机关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通过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进一步增进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加强了对民情和基层工作的了解。一位省直涉农部门工作的年轻干部发自内心地说,这次宣讲活动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自己一直在机关工作,对基层、特别是对农村工作了解不多,通过这次驻村宣讲,近距离地接触“三农”,加深了自己对省情的了解,深化了对党的农村政策的认识,也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一定要把这段经历转化为自己干好本职工作的动力,以自己的工作实绩为“三农”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陕西日报 记者 苏同敏 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