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1日下午,省政府召开全省当前经济工作专题会议, 传达国务院召开的各省区市政府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精神,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就贯彻国务院会议和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保持我省经济较快发展作出安排。省长袁纯清作重要讲话,副省长洪峰主持会议,副省长朱静芝出席。
会议指出,为积极抵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我们要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央精神,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统筹兼顾,加强领导,切实做好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工作。
会议认为,虽然世界金融危机的传导效应在我省有所显现,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但陕西经济整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省已连续五年保持了12%以上的增长速度,今年1—9月份达16.1%。加之我省有充足的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富集,巨大的潜力尤其是科教文化优势明显,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西部大开发以来积累的基础,已初步形成了在经济上行通道持续运行的发展势能。我们一定要正确看待金融危机的影响,科学分析经济发展的各种条件和因素,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在挑战中捕捉机遇,把金融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努力保持陕西经济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会议提出了贯彻中央决策的八项措施,一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推进郑西客运专线、宝平高速、咸阳机场改造、引汉济渭等项目建设。二是支持一批优势重点工业项目。主要是大飞机、支线飞机制造和能源化工产业、重大煤田开发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对优势产业的重大项目,财政给予贷款贴息扶持,对产品市场前景较好的企业,其流动资金贷款有困难的可予以贴息。三是进一步推进民生八大工程。条件成熟的项目,明年的可提前到今年实施,后年的可提前到明年甚至今年,市县提前实施的,补助资金省上按原规划拨付,不欠一分。四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将实施粮食单产提高、果业提质增效、畜牧业收入倍增和百万亩设施蔬菜等工程,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在农村工业化方面,省财政安排1亿元支持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在原有1亿元基础上增加1亿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城镇化建设,将关中百镇建设扩大到200个镇,陕南、陕北也各确定50个镇,予以重点扶持。五是切实增加居民收入,全面落实中央提高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的各项政策。六是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步伐。当前要确保农村受灾群众住进房屋过冬,在新房过年。明年省财政安排10亿元用于灾后恢复重建。七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东部产业转移机遇,有针对性地外出招商。八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各级财政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县域经济、国企改革、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省财政明年安排30亿元用于基本建设,增加17亿元。
袁纯清在讲话中强调,落实中央决策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核心在于“快”,关键在于“实”,要围绕“快”字开展工作,按照“实”字落实措施。要打破常规,按天安排工作进度,加快项目申报、审批和建设进度。现有项目在建的要加快建设,未开工的要尽快开工,已列入规划上报待批的可边建设边审批。11月20日前,省上集中开工一批重大项目,总投资260亿元。各级干部都要到基层去、到企业去,现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发改、国土、环保、建设等部门要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主动为项目建设搞好服务。要厉行节约,防止铺张浪费,严格按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规定办事,防止“两高”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要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安全生产。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把资金管好,把工程建好。
各设区市政府市长、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各县、区政府县(区)长,省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主要负责同志,部分省属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及国务院各部门驻陕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陕西省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