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喜气洋洋迎新年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1-29 09:29
 


  搬入新居的略阳县徐家坪镇重建户王国英将厨房收拾得亮亮堂堂,与前来帮忙的天津援建略阳工作组成员高高兴兴包起了震后第一顿团圆饺子。(王伟摄)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我省地震重灾区略阳县城乡10万受灾群众一片喜气。经历了去年地震带来的大悲和重新住进新房的大喜,投入正常生活的灾区群众正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满怀希望欢度灾后第一个农历新年。

  1月23日,记者一进入略阳县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公路边一溜大红灯笼,满街群众正喜气洋洋地买年货、贴对联、挂灯笼,节日气氛已浓郁散发而出。

  巧遇:春节里喜结良缘

    在县城狮凤路,记者碰巧遇到一对举行婚礼的新人。据新郎贺坤介绍,他和恋人早在去年就打算结婚,但一场地震却让两人新房受了损,结婚的计划也就泡了汤。春节前,趁着好日子,两人决定在春节前喜结连理。新娘说,虽然地震让两人的婚礼走了大弯路,但共同经历地震后,两人的感情却更好了。在亲友们的祝福声中,贺坤夫妻俩的脸上始终荡漾着幸福的笑容:“只要有双手,就什么都不愁,有这么多人的帮助,今后的日子一定会更好!” 尽管天气冷得让人发颤,但记者在县城东关农贸市场却看到,各色年货摊位上已经摆满了各种年货,喜庆的年画、五颜六色的糖果、新鲜的蔬菜水果、各样的干货、调料,赶早采购年货的群众将不大的市场围得水泄不通。城区附近的群众将自家酿制的米酒和麻花带到了集市上,在买回急需的年货同时,也让自己的腰包鼓了起来。

  记者来到县城东门楼广场,县图书馆和新华书店组织的“喜迎新春免费赠书活动”和群众自编自演的广场秧歌表演,让平日里就热闹的广场更加沸腾。刚刚从人群中挤出来的白水江镇权力村村民张学勇手里抱着一沓农业科技图书高兴地说:“现在新房子也有了,大伙儿正谋划着怎么样挣点钱把日子过好点儿,今天正巧赶上图书馆送书,这可是我们现在最缺的!”

  温暖:板房里快乐过年

    时值寒冬,室外扑面的暖阳也挡不住瑟瑟的寒风,至今还住在板房内的城区受灾群众,他们能不能过一个温暖的新年也是记者迫切想了解的。走进县城区菜子坝集中安置点60多岁的张大妈家,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板房里炉子上架起的大锅内飘出阵阵的肉香。虽然外面的温度已到零下,室内温度却始终保持在25度左右。据菜子坝安置点管委会主任黄世忠介绍:“菜子坝集中安置点有住户282户,刚一入冬,每户给发一套炉子、一套烟筒、250斤煤、三床被子,保证群众温暖过年。”

  据略阳县委书记胡平安介绍,目前,全县农村18387户50698间震损房屋的维修加固任务全面完成,9223户重建户中建成住房8761户26 504间,占95%。30个集中重建点主体建房任务全面完成,其余4个正在抓紧建设之中,城区已拆除严重危房4.32万平方米,首批231套、 11385平方米廉租房建设进展顺利。

  虽然还有两天就是春节,但全县灾后重建项目的建设工地依然热度不减。记者在天津援建的略阳天津高级中学施工现场看到,该县文艺爱好者用他们精心编排的节目,向天津援建工作组表达真诚的谢意和慰问。

  团圆:牶新房子里看春晚

    随着一支县书法协会送春联下乡分队,记者来到该县受灾最重的徐家坪镇上坪集中重建点。只见书法爱好者已摊开纸墨,忙着给喜迁新居的村民写春联。搬进新房的村民马海兵家门口,张贴着天津援建略阳工作组组长李树义亲自为他家书写的一副意义特殊的春联,上下联分别是“津陕同心建新居,山村农家春意浓”。在津陕工作组6名成员的帮助下,一家人在亮堂堂的厨房里有说有笑地包着团圆饺子。

  贴春联、煮腊肉,热气腾腾的场面无不显示着新日子的红火。看着稍显简陋的新家,受灾户王永根也坐不住了,两口子拿出积蓄,从镇里买回一套崭新的木质家具和一台25寸的彩电,五颜六色的糖果和新鲜蔬菜摆满了灶台。王永根告诉记者:“地震虽然震倒了旧房,但政府又帮大家建起了更加漂亮的新房,没有理由不好好庆祝一下。过年我们也要像城里人一样,放放鞭炮,走走亲戚,在敞亮的新房里好好看看春节晚会,过一个欢欢喜喜的大年。” (陕西日报)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