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袁纯清在澄城调研生猪产业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2-20 07:32

(记者 杜朋举)2月19日,省长袁纯清在渭南市澄城县就加快推进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进行专题调研。他强调,发展生猪产业是我省农民加快致富进程新的突破点,必须进一步坚定信心,以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带动生猪养殖走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的路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积极贡献。

省长袁纯清在澄城县罗家洼乡西永固村调研时的情景。渭南日报见习记者 王晓宁 摄

为加快实现到2012年我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的目标,今年省政府1号文件提出了农民增收“七大工程”,畜牧业收入倍增是其中之一,在4年之内建设20个年出栏50-100万头的生猪大县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尽快推动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是袁纯清省长非常关心的问题。
     雨水时节,一场细雨给渭北大地带来更多的春意。袁纯清一行来到刘家洼乡富源村。这个村近年来通过发展粮、畜、果、沼循环生态农业模式,人均生猪养殖纯收入达到7153元,占到总收入的80%以上。养殖户党李军告诉省长,去年自己养猪收入3万多元,占家庭收入的一大半。袁纯清高兴地说,养猪有这么好的收益,说明农业也能赚钱,更要坚定大力发展生猪产业的信心。针对猪价下跌的问题,袁纯清说,根本还是要依靠科技,自繁自育,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取得市场竞争主动权。富源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养猪合作社理事詹辉,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的志愿者,在合作社从事防疫、技术培训、饲料配制和用网络了解市场信息等工作,袁纯清鼓励他充分利用合作社这个平台,发挥技术专长,帮助社员降低生产风险,提高收入。
     在西永固村,包联干部王崇孝向省长汇报,为带动群众发展生猪产业,他带头养起了猪,不到1年时间就从6头发展到120多头,现在全村户均养猪50多头,去年生猪产业收入180多万元,但总体规模还是偏小,同时西永固村处在旱塬区,养猪用水比较困难。袁纯清鼓励大家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积极发展养殖小区,并表示政府将帮助尽快解决用水问题。看到省长这么关心大家,群众高兴地鼓起掌来。
     王庄镇水洼村按照建设万头标准化养殖示范村的要求,7个村民小组全都建起了标准化养殖小区,并成立了养猪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购猪、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饲喂、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已初步取得了良好效益。听到群众反映资金还比较困难,袁纯清对随行的金融部门负责人说,农民的还贷风险在各类贷款中是最低的,农业银行和信用社要解放思想,创新产品,积极为农民贷款。随后,袁纯清还到陕西多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了调研。 
     下午,袁纯清召开了澄城、洛川、旬邑等养猪大县和本香、石羊、汉宝集团等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参加的加快建设百万头生猪大县座谈会。大家围绕有效发挥各级政府、龙头企业和农民群众的作用,充分发表了意见。袁纯清指出,大力发展生猪养殖,是我省加快农民致富进程一个新的突破点。从目前情况看,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开局良好,这既是我省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养猪大县推进农业产业化、县域工业化和农业生态化的有效载体,更是相关龙头企业减少发展成本、扩大市场空间、加快发展进程的难得机遇,可以说是一举多赢,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充分发挥市场、企业和群众的力量,加快推进。生猪大县建设要坚持走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的路子。规模化是提高比较效益、形成产业化的前提,要集中人力、财力、精力,努力形成以村为基本单元、以县为产业板块的产业体系。标准化是要在种猪繁育、统一防疫、饲料配制等各方面推行标准化,有利于生猪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市场化就是在整个产业发展中,除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要引导群众主动顺应市场规律和自然规律,坚持走果畜结合的生态农业之路,以畜促果、果畜共同发展,促进农民致富。
     袁纯清希望各涉农金融机构积极探索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新路子,降低门槛、扩大规模、提高额度,为农民致富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要求各百万头生猪大县围绕目标,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解决问题,形成支撑生猪产业的社会服务体系。要建立各生猪大县和各龙头企业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讨论有关问题,有效推进生猪大县建设。
     省政府秘书长秦正,渭南市委书记梁凤民、市长徐新荣,省财政厅、农业厅和中国农业银行陕西省分行、省信用联社等有关方面的负责人随同调研。(西岳清风综合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