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陕西省克服重重困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实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8%。陕西省委、省政府进而提出要在危机中“有作为、不落伍、上水平”,全面启动经济“大转型”战略。通过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壮大县域经济,实现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城乡发展路径的转型,抢占发展先机,掌握今后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动权。
经济“过山车”坚定陕西转型决心
去年下半年以来,陕西经济经历了一场“过山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去年6月份增速达到历年最高的27%后,开始一路走低,到今年1月份竟为-7.8%,从2月份起才逐步回升,到今年6月份达到15.7%。
陕西省省长袁纯清分析,这次经济发展上的“过山车”,主要原因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也暴露出了陕西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比如,产业结构的重型化特征明显,能源化工等资源性产业占比过大,新兴产业尚未充分发育;资源产业深度转化不够;县域经济发展滞后,许多县区缺乏工业骨干企业,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瓶颈制约。
发展的现实压力也迫使陕西决策者筹划经济大转型。尽管今年上半年陕西经济触底回暖,但“保增长”的压力丝毫没有减轻。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工业增长的动力不足,资源产品价格仍处在较低价位和缓慢回升状况,全省工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1—5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2.9%,累计亏损62亿元,亏损面超过33%。
陕西省委、省政府意识到,要把握发展先机,必须加快经济转型。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说:“陕西要确保在这次应对危机中有作为、不落伍、上水平,必须加快经济转型,这样才能抢占下一轮发展的制高点,更好地推动陕西建设西部强省。”
提升老产业培育新产业促结构转型
陕西省在开展经济“大转型”战略中,将工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摆在首要位置。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工业发展思路,一手抓现有主导产业的巩固与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壮大。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蒋跃说,今年以来,陕西省结合自身实际,制订了12个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出台了20个产业集群规划纲要,对这些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和发展。
陕西省副省长吴登昌介绍,为了促进经济结构转型,陕西省一方面加强了对传统主导产业的改造与升级,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传统工业的市场竞争和持续发展能力。延长集团过去只能生产90#以下的成品汽油,今年新上的炼化项目将能生产93#和97#汽油,仅此一项技术升级就可给企业增加50亿元的收入。
陕西拥有全国近四分之一的航空产业资源,目前正规划建设高水平的大中型飞机、航空发动机、新材料、机载设施等研发平台,力求在40项关键技术研发上取得新进展,使科技创新对航空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
另一方面,陕西省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培育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三大新兴产业。以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为例,目前陕西正在建设的1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10亿元,今年底就可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根据规划,到2015年,陕西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产值将超过4000亿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吴登昌说,目前陕西共有54户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和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预计到2015年全省可培育出现8户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发展循环经济促增长方式转型
为了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以能源化工为支柱产业的陕西省确定把循环经济作为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形态,以建设陕北循环工业园区和陕南循环经济聚集区为重点,带动全省循环经济起步,实现清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祝作利介绍,陕西在能源开发上提出了“三个一体化”方针,即大力推进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油炼化一体化,培育发展绿色载能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陕西省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今后两年,全省将关停一批落后煤矿,使全省单井生产能力由15万吨提高到40万吨。同时,还将加快全省煤矸石发电项目建设,推进煤层气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对重点生态保护区的陕南,陕西提出了以循环经济支撑其突破发展的思路。以汉中、安康、商洛三大循环经济产业核心聚集区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特色工业园区,加快实施20个循环经济重大产业化项目。
陕西省环保厅厅长何发理说,目前陕西产业结构重型化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在这一背景下,陕西将立足循环经济大力培育和发展环保产业。省政府已研究决定,由企业、科研院所、政府共同筹资1.5亿元,设立循环经济研究院,年底前投入运行。
壮大县域经济实现城乡发展路径转型
在经济“大转型”战略中,陕西省还适时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三化”建设:以实施农民增收系列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以搞好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县域工业化,以重点镇建设加速城镇化。通过这三大举措,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转型。
为此,陕西采取了一系列财政税收扶持措施。陕西省财政厅厅长刘小燕介绍,今年上半年,财政已拨付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省资金59亿多元,其中农业产业化资金就达34亿多元。下半年,财政仍将继续加大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100个县城工业园区建设。今年省财政还将加大对下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线;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提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补助标准。
陕西省政府最近决定,在对关中300个镇和陕南、陕北各50个镇进行扶持的基础上,今年将从中再选择县城以外的107个建制镇给予更大支持。
袁纯清说,这批重点镇规划面积近300平方公里,将容纳城镇人口近150万,可拉动投资300亿元,每年可增加消费150亿元。“这既是增加投资的有效手段,也是拉动消费的重要途径,还会大大加速城镇化进程。”(新华社记者 王丁 储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