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岁尾,受省委宣传部委托,省记协组织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台、陕西电视台、当代陕西、三秦都市报、华商报、西安日报和《今传媒》八家媒体,评出了“2009年陕西十大新闻”,现予公布。
1、我省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13%的经济增长目标有望超额完成。 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省委、省政府采取多种举措“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通过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完成了年初确定的陕西经济发展重要目标,全省生产总值预计比上年增长13.5%左右,连续8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6月27日,陕西经济发展重要目标之一的襄渝铁路改扩建工程正在顺利进行,西铁建设集团的建设者奋战在工程现场。
2、国务院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6月25日,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指定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详细方案公布。这一规划的范围包括陕西省西安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宝鸡市、商洛部分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和甘肃省天水市,总面积约6.96万平方公里,规划期为2009年至2020年,定位是西部及北方内陆地区的“龙头区”。

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陕西省省长袁纯清,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健身,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开发司副司长李应明介绍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进一步打造西部大开发战略高地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3、中国卫星有效载荷技术产业化园区项目在西安开工建设。
11月29日,我国最大的卫星有效载荷技术产业化园区项目在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破土动工。这个项目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投资建设,总投资25亿元,占地1000亩,规划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建设周期3年,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研究和产业化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加快西安民用航天产业规模化和航天产业优化升级,预计年产值超过40亿元。

11月29日,我国最大的卫星有效载荷技术产业化园区项目在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破土动工。
4、我国目前最大物流中心落户西安国际港务区。
12月9日,我国目前最大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西安华南城项目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开工建设。这个项目是由香港上市公司华南城控股与新豪德控股联合开发建设,旨在打造以交易中心为核心的超大规模现代综合商贸物流园。项目拟分三期建设完成,预计总投资200亿元以上,总建筑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可入驻商户10万户,实现税收50亿元以上。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经济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多、服务功能最全的工业原辅料商品集散中心和综合性物流中心。

12月9日,我国目前最大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西安华南城项目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开工建设。
5、我省交通建设快速发展,提前两年实现市市通高速。
5月28日,国家高速包(头)茂(名)线小河至安康段建成通车,标志着西安至安康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至此,陕西省10市1区全部通达高速公路,提前两年实现市市通高速的目标。西安至安康的高速公路全长195公里,全线通车后西安至安康行车时间缩短至2小时半,对进一步打造西安、成都、重庆“西三角经济圈”具有重要意义。与高速公路迅速发展的同时,铁路建设也出现了新局面:11月28日,西宝客运专线、西康复线、西合复线、黄韩侯铁路工程同时开工。这四个项目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项目,在陕里程693公里,总投资474亿元,建成后对提升西安铁路枢纽地位,增强中西部地区铁路运输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要促进作用。

12月11日16时28分,随着指挥长一声令下,西宝铁路客运专线第一钻在兴平市西吴镇高渡村正式开钻,这标志着西宝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已全面启动。
6、陕西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今年以来,我省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以配套政策为纽带,资金为保障,把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使省直文化单位在事业转企业中实现平稳过渡。5月西部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6月西安秦腔剧院转企改制;8月西安话剧院、西安儿童艺术剧院、西安出版社等6家文化事业单位转为文化企业;10月25日,陕西出版集团等7家成员单位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公司;10月28日,陕西电视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广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陕西演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由省歌舞剧院、省乐团、省杂技艺术团、省京剧团、西安人民剧院和省演出公司等8家单位组建而成)挂牌成立,至此,全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基本完成。

10月28日,陕西电视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广播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三家集团公司的成立标志着陕西省文化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7、我省“蛋奶工程”让140万学生受益。
今年6月,省委书记赵乐际在太白县考察时,充分肯定了当地每天让寄宿制学生吃一个鸡蛋、喝一杯牛奶的做法。7月间,赵乐际书记在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和省政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大力实施寄宿生“蛋奶工程”。此后,省教育厅把实施“蛋奶工程”作为全年重点工作,列入考核目标体系。并结合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政策,出台了在全省实施“蛋奶工程”的具体方案。在秋季开学时,惠及全省86万名寄宿生的“蛋奶工程”全面启动,目前已惠及140万学生。

亲民惠民的“蛋奶工程”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感受到了政府的温暖,这是长安区杨庄乡库峪口小学寄宿学生吃到鸡蛋、喝上牛奶的情景。
8、神木县在全国率先实行“全民免费医疗”。
从今年3月起,我省神木县政府筹资1.5亿元至1.8亿元,在全国率先尝试“全民免费医疗”,只要有神木户口,不管是农民、城镇居民还是机关干部,生病住院所有费用报销90%左右,特殊病例最高报销30万元。除了神木县城有定点医院外,神木县还为重病、大病患者在西安、北京确定了几家知名就诊医院。23种慢性病门诊可报销1800元至6万元不等。神木县这一尝试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神木县群众在定点医院享受全民免费治疗和检查。
9、赵季平当选新一届中国音协主席。
11月17日,我国著名作曲家、陕西文联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赵季平高票当选新一届中国音协主席,成为陕西走出的第一位中国音协主席。赵季平是跟随中国历史巨变的时代步伐走入大众视野的著名音乐家,从《黄土地》、《红高粱》、《秋菊打官司》、《乔家大院》、《大宅门》、《霸王别姬》、《梅兰芳》等影视音乐,到《庆典序曲》、《和平颂》、《梦回长安》、《丝绸之路幻想组曲》等民族交响乐和歌曲,赵季平创作了许多深受大众喜爱的音乐作品,他用激情奔涌的旋律,讴歌了一个创新的时代和诗情画意的中国。

12月18日,新任中国音协主席、著名作曲家赵季平载誉回到西安,在机场受到热烈欢迎。
10、凤翔血铅超标准事件得到妥善处置。
从7月下旬开始,宝鸡市凤翔县长青镇马道口村、孙家南头村的村民陆续发现孩子血铅含量严重超标。据长青镇政府最后公布的数据显示,事件共造成851名儿童血铅超标,其中174名儿童中、重度铅中毒,需要住院接受排铅治疗。地处长青镇的东岭冶炼公司被认定为儿童血铅超标的重要污染源。宝鸡市认真查处这一事件,一方面对血铅超标儿童进行免费治疗,另一方面对东岭项目区周边住户实施搬迁,8月21日造成这次儿童血铅超标主要成因的东岭冶炼公司铅锌生产线全面熄火。年底,宝鸡市对凤翔县委、县政府等部门的11名领导干部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2009年8月10日,宝鸡市凤翔县长青镇孙家南头小学内设置的临时采血点。陕西省卫生厅指派西安市中心医院专家到长青镇为14岁以下儿童做血铅普检。经过三次普检,铅锌冶炼厂周围四个村子铅超标儿童至少有851人。(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