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强调提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好2010年的经济工作,我们要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这一明确要求,既切实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又切中省情,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我们一定要按照全会的要求,把在改革创新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增强经济增长活力作为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根本性、全局性的战略问题。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冲击。尤其对我省而言,产业结构不合理,集中表现为一产弱小、三产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表现为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发展滞后;关中、陕北、陕南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与经济融合度不高,等等,经济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因此,加快结构调整,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我们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定不移调整结构,脚踏实地促自主创新,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调结构、转方式,在调结构、转方式中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要强化三种产业协调发展,促进三种产业互动联动,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努力形成具有地区优势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认真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意见》,切实促进关中率先发展,继续推动陕北跨越发展,强力推进陕南突破发展;要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努力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要继续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就近就地转化;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提高产品自主研发能力,集中力量掌握一些重要关键技术,打造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改革是破解发展难题的根本途径,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之策。要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敢闯新路,勇于作为。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以及文化领域等其他领域的改革。要努力推进政企、政资、政事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切实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坚持用市场的办法、法律的手段,依靠社会力量,处理经济社会事务,切实做到把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坚决不管,应该由下面管的放手让下面去管。要继续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继续推进股份制改造,加快上市步伐,引入社会资本,实现产权和经营多元化。要加大并购重组力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培育一批体制新、机制新的大企业大集团。要逐步健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清理融资、土地等方面的歧视性规定,落实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相关政策,促进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