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强化制度建设 推进源头治腐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1-28 07:50

2010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立法委员会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改后的这部法律明确,村应当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而这个决定就源于我省2009年以来在全省推广建立的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
     2010年11月3日,全省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配送工作全面启动。药价平均降幅46%,基层群众看病贵已经不再是难题了,大大减轻了基层群众药费负担。
     目前,省级政府采购全部实现了电子化运作方式,实现网上公开招标、现场监控、阳光采购,促进了政府采购的规范运行和公开透明。
     ……
     所有这些变化,都欣喜地告诉我们,陕西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近年来,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和建设西部强省工作大局,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调研年”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创新年”为抓手,坚持依靠制度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大力推行反腐倡廉“十项制度”,解决了一批反腐倡廉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充分发挥了制度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带动和提升作用。

注重对具有全局性、普遍性的重大问题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针对村级监督机制不健全、对村干部监督不力等问题,我省坚持把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作为事关农村和谐发展的大事来抓,以治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薄弱村”为突破口,多措并举、综合治理,推行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27000多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8.7%。全省各地村民监督委员会共列席村“两委”会议106000多次,参与监督村级重大事项44646件,纠正不合理事项5529项,有效维护了村务公开的有序运行。这项制度的推行,弥补了现行村民自治组织架构中缺乏监督的制度性缺陷,形成了村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有效防止了村干部腐败问题的发生,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针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监督难、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实行了市以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向上级纪委全委会述廉制度,全省10926名县(市、区)、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及市、县所属部门主要负责人分别向市、县纪委全委会进行了述廉,915名市厅级领导干部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述职述廉,有效发挥了纪委委员的监督职能,强化了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

注重解决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郭永平在全省反腐倡廉建设创新经验交流会上说:“我们把解决社会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强烈、实际工作急需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出台相应的制度规定,增强了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针对政府采购存在运行不透明、暗箱操作、滋生腐败的问题,推行了电子化政府采购制度,实行网上公开招标、现场监控、规范运作、阳光采购,强化对政府采购单位的监管,促进政府采购行为的公开、公正、透明,有效预防了政府集中采购腐败问题的发生。
     针对基层医疗机构药品购销渠道复杂、质量和价格难以监控、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等问题,推行了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制度。药品招标机构面向全国公开网上招标,实行统一价格、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目前已在全省11个市(区)全面开展了这项工作,药品平均降价幅度46%,从源头上遏制了医药回扣的不正之风,减轻了基层群众的负担。

注重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针对基层公务接待负担重、铺张浪费等问题,推行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明确规定上级机关到乡镇调研和检查工作,不准在营业性餐馆进行公务接待,一律在乡镇机关食堂就餐。目前已在全省乡镇普遍建立了“廉政灶”,并对“廉政灶”的食物采购、用餐标准、费用支出、用餐登记、接待安排、账务公开及卫生安全等实施规范化管理,确保制度执行到位。据不完全统计,此项制度的推行,使乡镇一级接待费用平均下降40%,有效遏制了公款吃喝的不正之风。
     针对基层群众信访渠道不畅、合理诉求得不到及时解决等问题,在全省县乡两级推行了纪检监察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向社会公开纪检监察机关领导干部的相关信息,便于群众选择接访领导,举报、控告、反映情况。接访领导及时督办、调查处理,使基层信访问题办结率提高到86.5%,重复访、越级访明显减少。

注重解决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针对一些领导干部履行反腐倡廉建设职责意识不强,责任制工作落实不力等问题,推行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报告制度,对304名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到位的领导干部实施了责任追究,使责任制的落实更具强制性和约束力。
     针对一些领导干部党纪政纪观念淡薄、学习自觉性不高等问题,自2009年起,在全省市、县两级管理的领导干部中推行了任前廉政法规考试制度,今年又将省管拟任副厅级领导干部和省级机关拟任内设机构领导干部及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纳入任前“考廉”范围。截至目前,全省19386名新任领导干部参加了考试,144人因考试不合格被暂缓提拔任用。此项制度增强了廉政教育的刚性约束,提高了领导干部遵纪守法和廉洁从政的意识。
     针对乡镇纪委办案力量不足、办案质量不高的问题,推行了乡镇办案协作区制度,在全省1581个乡镇建立了463个办案协作区,整合了乡镇纪委的办案资源,提高了办案的质量和水平。
     针对纪检监察业务范围内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涉及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经多次处理仍进行重复信访的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在县以下纪检监察机关试点推行信访听证终结制度。制度实施中,基于调查事实,邀请群众代表参加,召开听证会,公开、公正、公平、依纪依法及时处理,促使信访问题一次性处理到位,有效化解了基层社会矛盾。
     几年来,省纪委紧紧抓住反腐倡廉制度创新这个重点,持之以恒抓落实,全省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日趋完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三秦大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氛围日益浓厚,有力地推动了具有陕西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记者  冯晓荣  通讯员  杨江伟)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