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治则天下安”。县级政权在我国现行政权体系中,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城乡基层的重要职责。搞好县级党委和人大、政府、政协换届,谋划好“十二五”发展蓝图,选好配强新一届领导班子,关乎一方百姓福祉,关乎全省发展稳定大局。在换届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省委关于“形成好报告、配备好班子、保持好风气”的总体要求,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把各项举措落到实处,确保换届取得圆满成功。
要形成一个好报告。绘好蓝图群众才有盼头。一次换届管5年。5年里县域经济发展如何谋划和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有什么样的愿景,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哪些实招,群众都十分关注。要把形成一个凝聚集体智慧、反映群众意愿、引领科学发展的工作报告,作为换届工作的首要任务。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抓住制约本地发展的瓶颈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实事求是地总结过去,肯定成绩、找出差距,给人以继往开来的信心和动力;清醒研判形势,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给人以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科学规划未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给人以开拓进取的方向和希望;拿出实在有效、务实管用的举措,真正让代表听得进、群众看得懂、干部好操作、组织能落实、实践效果好。要进企业问转型之路,进农村问增收之策,进社区问民生之需,使起草和审议报告的过程,成为学习中央和省委精神、研究当地特点、明确科学发展思路的过程,成为发扬民主、集中民智、体现民愿的过程,成为解放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的过程。
要配备一个好班子。配好班子群众才能得实惠。换届换的是整个班子,任的是5年届期。新的领导班子怎么样,能不能带领群众实现“十二五”发展蓝图,群众拭目以待。要把选好干部、配强班子作为换届工作的核心任务。选好干部,就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在实践中形成的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坚持下来、体现出来,不让那些埋头苦干、坚持原则的老实人受到冷落,不让那些品行不端、心术不正的投机钻营者谋到好处,真正让吃苦者吃香、有为者有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配强班子,就要着力优化班子结构,统筹把握班子中不同年龄层次干部配备比例,注意专业、知识、经历、气质等的合理搭配和优势互补,加大年轻干部、女干部培养选拔力度,注意选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增强班子的整体功能。尤其要高度重视党政正职的选配,把政治上强、具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能够驾驭全局、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好、清正廉洁的干部选拔到县级党政正职岗位上。选好干部、配强班子,一个关键环节是要搞好组织考察。要坚持多侧面“看”、多渠道“听”、多角度“比”,借助群众的“火眼金睛”把干部考深考准,实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把最优秀、最适合、最能为群众办实事的干部选拔上来。选好干部、配强班子,还要运用好成熟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举措,积极探索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使干部队伍永葆生机与活力。
要保持一个好风气。匡正风气群众才信得过。换届风气好坏,直接关系换届成败,关系群众对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要把肃风正纪作为换届工作的重要任务,贯穿始终、一抓到底。干部群众普遍反映,这次严肃换届纪律“雷声大、雨点急、风声紧、效果好”。这说明,抓与不抓大不一样。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具有反复性、顽固性,稍有懈怠就有可能出问题。有些人对此还没有清醒认识,躺在过去的成绩上沾沾自喜,误以为已然“风清气正”,可以松口气,不必“小题大做”。实际上,随着换届的逐步深入,涉及面更广、情况更为复杂、遇到的干扰因素也更多。这次县级换届,全国将有9亿选民参加选举,我省选民人数也将达到3123万,这对提高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和选人用人风气满意度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打好打赢这一仗。要认真总结借鉴乡镇换届肃风正纪的好做法、好经验,确保在县级换届中重视程度、措施力度、督导强度“三个不减”。要针对县级换届的特点,集中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掀起新一轮纪律宣传教育热潮。要像“拧螺丝”一样,不断加大纪律执行力度,层层传递压力和责任,切实把“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的要求落到实处。对于顶风违纪的要坚决查处,让铤而走险、以身试法者付出代价、身败名裂,让心怀不轨、蠢蠢欲动者受到震慑、自我收敛,以铁的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
突出“三个好”抓好县级换届工作,既是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也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让我们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努力换出组织满意、干部满意、群众满意的县级领导班子,换出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