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我省小型水利建设成为改善民生的生力军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9-02 15:22

    2009年下半年以来,我省实施的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已建成和修复完善的各类小农水设施成了全省农民群众受益最直接、效益最显著、联系最紧密的民心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显著效益,成为改善民生的生力军。
    修到田间地头的小水利一直是农民群众的心头之盼。2009年7月,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在三秦大地拉开帷幕,截至目前,我省已经有51个县(市、区)开展了小水重点县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0.11亿元,衬砌各类小型渠道3227公里,建成塘坝、堰闸、泵站、机井、集雨水窖等小型水源工程9126处,新增灌溉面积17.5万亩,恢复灌溉面积48.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31万亩,新增补充灌溉面积0.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2.6万亩,其中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3万亩,改造排水沟77.2公里,第一批15个县总体建设任务已完成73.2%,第二批19个县总体建设任务已完成36.3%。累计受益农民达到213.5万人,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2.8万吨,新增经济作物产值18470万元。
    在小水重点县建设中,周至县结合实际建设低压暗管节水灌溉工程,积极引导群众加大猕猴桃、苗木花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仅2010年项目区就新增经济作物3000余亩,为农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耀州区对县域内的桃曲坡、高尔塬两大灌区的末级渠系进行改造,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66提高到0.87,年实现节水278万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4万亩,年增产粮食折合产值近690万元。富县2010年建设了9000亩苹果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现年新增提水能力33万立方米,苹果亩产量增加250公斤,年增收563万元,果农年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左右。富平县留古镇邢家抽水站改造后,2010年夏粮每亩增产200公斤,秋粮每亩增产350公斤,亩增加产值1210元。安塞县三年为6000亩山地果园建起了近7000口集雨水窖,每亩增产300多公斤苹果,年亩增收1200多元。被广大受益农民形象地称为“小农水”浇灌出了“大产业”。
    我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和财政、水利部门把重点县建设作为县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基础工程来部署,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面来推进,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措施来实施。项目建设大幅提升了县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实现了粮食稳产增产,确保了粮食安全,建成的各类小农水设施成为全省农村百姓期盼度最高、受益最直接、效益最显著、联系最紧密的德政工程。全部建设任务完成后,将实现基本农田“旱能灌、涝能排”,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目标。(陕西日报)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