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党的十六大以来陕西省开展国防教育工作纪实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9-15 07:06

    陕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1935年,党中央和毛泽东到达陕北后,在这里领导中国革命13个春秋,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在新的历史时期,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在陕西扎实推进、深入普及,在3700万三秦儿女心中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国防钢铁长城,三秦大地崇军尚武、爱国拥军的优良传统得到大力弘扬传承。

    军地合力,大事大抓: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国防教育涉及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单靠一两个部门很难抓好。为此,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主要领导从自身抓起,率先将国防教育纳入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内容,切实铸牢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理念,将国防教育根植于广大领导干部的心坎上。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国防教育之风劲吹三秦大地。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坚持把国防教育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富国强军、富民强省的基础性工程,纳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将国防教育内容列入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作为公务员培训和考核的必考内容;107个市县建立了检查考评、骨干培训、过军事日、党政领导现场办公、办公室主任述职等制度。省上和宝鸡市、岐山县、子长县专门为国防教育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落实军地合署办公,真正使国防教育工作实现了由军地职能部门唱“独角戏”到党政军民“大合唱”的转变。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省先后有5万多名领导干部、1000多万名干部群众参与国防教育活动,在三秦大地营造了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的浓厚氛围。

    整合资源,创新形式:从“单打一”到“多样化”

    国防教育要形成有效的渗透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必须在整合资源、挖潜聚力、发挥新兴传媒优势上求突破。
    为让国防教育工作“活”起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国防教育融入文化强省“八大工程”建设,在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手段、拓展载体形式、繁荣国防文化产品上狠下功夫。省国防教育办公室在电视台、网站、报纸开设国防教育专题讲座、国防教育频道;结合重大纪念日,组织编排大型国防主题情景晚会30多场;开展国防教育电视演讲大赛、国防知识竞赛,组织革命传统报告会、国防读书演讲、学生军训成果汇报表演、国防文艺晚会等800余场次。
    全省60余家市(县、区)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政府网站开设节目,构建起“三位一体”的国防教育宣传网络。全省开辟国防教育场所30多处;西安、延安等地组织拍摄了一批优秀军事题材影视片和国防教育教学片,创作了一大批国防动漫产品。

    完善制度,依法施教:从“随意性”到“常态化”

    2001年《国防教育法》颁布后,面对新的形势任务,省人大、省政府、省委宣传部、省军区政治部组织力量专题调研,2011年9月23日重新修订通过我省早在1992年率先在全国制定的《陕西省国防教育条例》,使我省国防教育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
    依据新修订的《条例》,省上把国防教育法规普及宣传纳入全省普法规划,省直机关和各市、县(区)坚持把学习宣传国防教育法规纳入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中,许多市、县(区)还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宣传月、宣传周,举办国防法规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许多企事业单位和部门还把国防教育纳入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制定出台具体实施办法,配套完善的法规制度,全民国防观念大幅提升。

    拓展成果,注重转化:从“成效式”到“实效化”

    国防教育的开展,使干部群众更加自觉地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省委、省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先后出台20多部法规政策,促进国防教育成效向国防建设实效的转化。
    省上从2009年起每年拿出5000万元用于省军区和省武警总队基础设施改善,在西北地区率先建成“专家支前系统”,累计投入10多亿元用于部队基础设施改建、国防战备公路建设和后勤社会化保障,对部队营房进行新建、换建。西安市每年拿出100个岗位对驻军部队随军家属进行安置;宝鸡市成立了随军家属安置就业中心,承办培训、代办保险等业务;渭南市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支持部队战备建设、人才培养,解决驻军部队营房基础设施建设困难。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先后为部队研制攻克了20多项训练难题,革新制作了230多件训练器材,培训各类人才1.5万人;省上将4000多名转业干部安置到大中城市和党政机关,每年安排近2亿资金,对退役士兵进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为部队战斗力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和平发展不忘富国强军,居安思危当思武备之要。据统计,近年来全省每年报考军事院校的学生人数,报名参军的适龄青年人数,投笔从戎的大学生人数都逐年递增;30多个市、县(区)或单位被国家和总部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涉军维权先进单位”、“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民国防教育在三秦大地迈入了又一个崭新的春天。(陕西日报)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