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秦风网 搜索: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陕西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反“歪风”兴“正气”综述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8-09 08:07

  “我的联系方式都在这上面,遇到困难就告诉我,虽然我不一定能百分之百替您解决,但一定会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做。”7月中旬的一天,负责包联中池镇高益村贫困户陈长升的石泉县县委组织部干部余元元,将一张塑封好的“干部联系服务卡”交给陈长升。陈长升兴奋地说:“以前有困难找村长,现在可以直接打电话找上面的干部,心里更有数了!”
    目前,以反歪风兴正气为主旋律的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我省省级领导班子和西安市级领导班子中全面开展。几个月来,省委常委会带头深入基层扎实搞调查,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反对形式主义,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反对官僚主义,大兴亲民爱民之风;反对享乐主义,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反对奢靡之风,大兴清正廉洁之风。确保活动不空、不虚、不偏,着力为建设“三个陕西”凝聚正能量。

  走下去,才能“开方子”——
    党员干部的足迹遍布全省2.6万个行政村、1800多个社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十多个相关省级职能部门将对重点上访问题联合“会诊”

  我省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7月4日正式启动,而早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年初到陕西调研之后,省委就安排部署在全省开展了全覆盖、立体式的大调研。近四个月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党员干部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下基层、查问题,广泛密切联系群众。
    省委也对每一级党组织、每一名共产党员提出要求: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自觉投入群众路线教育之中,不要怕揭短亮丑,要耐心回应群众,认真解答群众疑惑。
    连日来,省委书记赵正永带头轻车简从先后深入蓝田、绥德、清涧、吴堡、佳县、韩城、洛南、山阳等地进行调研,了解群众所需所盼。他还先后主持召开部分行业座谈会,就省委常委会作风建设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建议。
    省长娄勤俭来到西安市部分社区、企业,并在安康市石泉、白河、平利和镇坪等县调研,询问普通群众、一线工人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其他省级领导也纷纷结合分管工作,确定主题,带着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全省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都带头深入联系点,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听取意见,解决问题。
    各地、各级也及时跟上,纷纷行动起来。党员干部的足迹遍布了全省2.6万个行政村、1800多个社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有质有量地保证了调研的深度和广度。
    调研之后,全省各级共查找并初步梳理出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干部作风等方面问题9295条,形成调研报告3493份。省委把调研梳理出的12件牵扯面大、涉及人员较多的跨区连片重点上访问题,作为今年信访维稳工作的重点,决定由省委政法委、省维稳办牵头,组织十多个相关省级职能部门进行“会诊”,拿出“方子”。

  查问题,就别怕揭短亮丑——
    深入查找歪风产生的根源,主要是主观原因。很多不正之风,问题在下面,责任在上面。说到底,关键是没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为什么现在大家都感到:交通便捷了,与群众联系却少了;通讯发达了,与群众交心却难了;条件改善了,与群众感情却淡了。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把群众观点丢掉了、群众立场站歪了、群众路线走偏了,忘记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是省委书记赵正永调研时落地有声的发问和回答。
    只有查得深刻,才能改得彻底。省委领导和纪检、组织、检察、审计、信访等部门,及省直各单位、各市、区上上下下,不怕“揭短亮丑”、不怕“自毁形象”,主动到群众中收集他们眼中的歪风问题:
    ——形式主义:不注重学习凭经验做事;缺乏创新意识;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做事不讲科学,凭习惯、靠人情;谎报瞒报工作,事后设法掩饰狡辩。
    ——官僚主义:有些人只想拍上级马屁;对群众冷硬横推;一身匪气,听不得不同意见;面对重任能躲就躲;利益面前与民争利;处事不公,伤害正直正派干部的积极性。
    ——享乐主义:奉行及时行乐,贪图享受,沉溺于打麻将、玩扑克、进歌厅等活动;利用特权损公肥私。
    ——奢靡之风:公款吃喝、拉扯交友;喜欢异性陪吃、陪喝、陪玩;极少数干部贪赃枉法、贪污受贿。
    “深入查找歪风产生的根源,有客观原因,但更主要的是主观原因。”西安市一位专家毫不遮掩地说,现在出现的很多不正之风,问题在下面,责任在上面。说到底,关键是没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许多群众都深深感到:“这次省委常委会带头,各地各单位边查边改,不拖不等,的确是来真的了。”围绕在调研中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在全省集中开展五项专项治理,即清理会员卡和商业预付卡,清理违规占用办公用房和临时出国出境,治理文山会海和简报、临时机构,规范“三公经费”,清理行政审批。消息一出,群众都拍手叫好。

  刹歪风,就得下硬茬——
    如今,公款吃喝、超标购车、缺勤脱岗、公款旅游吃喝、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举动,已和撤销职务、党政纪处分、下达纪律检查建议书、党内警告处分、整改通知、警示训诫等名词紧扣

  省委要求,刹歪风树新风要突出“敢、真、常”三个字。“敢,就是坚持原则,敢于揭短不护短,敢于碰硬不遮掩;真,就是认真负责、实事求是,要触及思想和灵魂。常,就是要建章立制,经常抓、长期抓,常抓不懈。”
    一直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对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始终保持高压状态,动真格下硬茬进行制止,取信于民。
    西安市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行为实行“零容忍”,针对媒体曝光和群众反映的涉及作风纪律问题,给予党政纪处理或组织处理153人,让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打消侥幸心理,不敢、不能、不愿去触及“红线”。
    渭南市司法局一位副局长翟某上班时间开警车钓鱼被媒体曝光后,市纪委顶住说情风对其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在全市通报。
    铜川市针对调研中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庸懒散奢”问题,对有关单位下发整改通知,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解决时限。
    安康市成立33个督查组,开展明察暗访活动186次,狠刹干部打牌赌博、缺勤脱岗、违规配备使用公务车辆、公款旅游吃喝、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五股歪风”,共检查机关单位639个、镇办116个、服务行业348家,先后通报批评了78个单位,查处违纪干部47人。
    宁陕县加强对干部上下班纪律、公车私用、公款吃喝、防汛值班等情况明察暗访,对发现违法违纪的15名干部实施了警示训诫,对3名干部给予了党政纪处分。
    咸阳市工商局对上班时间个别单位人员不齐、着装不规范、卫生状况差、学习不扎实、工作秩序不规范等问题当场提出整改要求,明确改正时限,对问题严重的,杀“回马枪”,确保存在问题得到认真解决。
    全省各地各单位纷纷针对各自实际,出新招、下硬茬,力争发生一起、处理一起、教育一片,尽早消除群众的不满,也让广大党员干部对过去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不良风气有了新的定义。

  兴正气,要从用心对待开始——
    党员干部的形象就是在这些小事上被一点一点败坏了,脑子里如果不时刻紧绷自律这根弦,“出事”是早晚的事

  “用公款吃几顿饭、喝几杯酒,只要不把公家的钱往自己口袋装就不是犯错误。”如今,对照这些歪风气和“八项规定”要求,许多干部深有感触地说,“党员干部的形象就是在这些小事上被一点一点败坏了,脑子里如果不时刻紧绷自律这根弦,‘出事’是早晚的事。”
    小事并不小,小事更要凭心。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省委强调要以群众满意为最高目标,把群众意见作为努力方向。
    西安市十万公仆下基层活动,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把问题分为马上办、协同办和分步办三类,现已解决教育、医疗、就业、住房、交通等群众关心的问题4700多件。
    汉中市认真总结去年开展群众评议科长活动的成功经验,今年将评议范围由科级扩展至副县级,对评出的前十人提拔任用;对后十人将下派基层驻村锻炼、训诫谈话、离岗学习。
    西咸新区在拆迁中对群众动情讲理,坚持维护群众利益,105户群众24天完成了空港新城项目的整体拆迁。

    宝鸡市陈仓区2500多名党员干部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向群众公开承诺事项4148件,截至目前,已经兑现3213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30多件。
    省委、省政府带头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和清正廉洁之风,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部门预算较上年压缩了12%。省发改委对现有的52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和清理,除了精简和下放部分行政审批事项外,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进一步优化流程、限时办结。
    全省各地乡镇廉政灶每人每餐控制在10元至20元之内。到基层检查调研的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到廉政灶用餐,基层接待费用平均下降40%左右。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每一个党员干部在面对群众,面对群众困难的时刻,只要用心相待、竭力相对,相信这一件件烦事、难事将不再成为群众与党员干部之间的阻隔,而会成为密切联系干群关系的纽带。(陕西日报)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