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17时,全国人大代表、省长娄勤俭做客人民网。“希望网友手下留情!”用这样一句轻松幽默的开场白,娄省长与网友展开了50分钟的互动交流。访谈中,娄勤俭就民生保障、生态环境、转变工作作风、网络问政等多个热点话题与网民“交心”,畅谈互动“网事”。
关键词一:“幸福”
主持人:娄省长,您在履新的时候曾说过3700万陕西人民的福祉就是您任职、履职的一个目标,您也说过把群众关心的事解决好就是幸福。能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吗?
娄勤俭:从当省长以后,我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人民的生活过得有尊严,人民的幸福就是我工作的目的。所以,如何能够使老百姓过得有尊严,使人民群众的生活不断提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相对于全国,陕西还是相对欠发达的地区,107个县中有60个是在国家或省级连片扶贫开发区的区域,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对于发展来讲就更为困难。因此,提高群众的收入,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陕西这些年增长很快,但从绝对数和国家平均数来看,我们还差得很远。陕西农民纯收入去年上升了14%以上,也才5743元钱,而国家平均都达到7000多元。老百姓的钱少,他也不敢消费,有点钱也不敢花。我们就必须把民生问题关注和解决好,让老百姓幸福。
当然幸福也是相对的,上次刘云山同志到陕北去调研,问一个群众这样的问题,群众说很幸福,他讲他幸福的感觉,就是养了几十只羊,一只羊一千多块钱,退耕还林以后还有补贴,超过60岁省里给他社会养老保险,孩子都在县城上学。他的幸福感就很强。但从城里人的角度看,他的生产、生活条件还是非常艰苦的,但是他感觉很好。
关键词二:“民生”
主持人:请您再谈谈陕西民生投资的“两个80%”。
娄勤俭: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要把新增财政收入的80%用于民生、财政总支出的80%用于民生,这是一个必须达到的目标。大家都知道,经济发展要钱,民生要钱,各方面都要钱,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和全国差距还比较大,如果不用这样的保障来推动民生改善,我们会和全国平均水平差得更远。政策定下来以后,一方面主要用在社会保障上,比如说教育。现在我们对教育的投入是比较大的,占支出的20%,占GDP的百分之四点多,都超过了国家的平均水平。大学生的生均经费从六千多元提高到了12000元。农村寄宿制学生每天一个鸡蛋、一杯牛奶,保证他们的营养。还有医疗体系建立的问题,我们的新合疗筹资标准已经达到了300元,在全国做得比较早,做到了制度全覆盖。另外就是社保体系的建立。农村社保体系已经实现了全省的制度全覆盖。还有解决就业问题。我们“两个80%”主要都用到这样一些民生项目上。当然还有一些民生工程,比如做一些水利工程来满足人们用水的需求。
主持人:关于保障这些钱怎么切实地落到老百姓身上,有没有一些相应的规章或者是制度?
娄勤俭:这个是有的。比如我们的社保,卡都是直接到个人。我本来是搞信息化的,知道用卡最方便,但是我想老百姓直接能看到,更方便,还是用这种存折的方式,他能看到他有多少。然后他用了多少,每次打进去多少,他更清晰,用卡应该说也能起到这个作用,但是农民对这方面的使用或者了解还有一个过程。要让老百姓切实感觉到钱到腰包里了,才是实实在在的。
关键词三:“治水”
主持人:陕西缺水,所以要加大水利工程方面的建设。这方面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措施?
娄勤俭:善治秦者先治水,这是作为一个陕西干部来讲必须要高度关注的。陕西是一个缺水的省份,水资源分布不均,所以一直有大修水利的传统,这对农田的灌溉保持,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另一个是应对水患问题。最近陕西搞了几个工程,其中一个是渭河的治理,要把它变成安澜河,就是加固全部河堤,保证能抵御一百年以上的洪水灾害,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得到了好的回报,去年的水量很大,但是没有产生大的威胁。除了治理水患,还要保证它的清洁,这是比较艰难的。我们原来对环境考虑不多,与环保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因此就必须治污,就是把凡是污染渭河的该关的都关掉,必须要使水质达标,所以我们采取一个工程,对每个县进入和流出的水断面都要监测,保证进出水的水质是一致的,然后再和甘肃联手,给他们一些经济补偿,保证渭河上游来水的清洁。另外,渭河毕竟季节性比较强,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水利工程,就是引汉济渭,把汉江水穿过秦岭,引入渭河,这也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因为穿秦岭有90多公里的隧道,是了不起的。从技术难点到环保要求,都是具有挑战性的。这样以后就可以补充关中人口密集地区的城市建设和发展用水,更为重要的是,水调过来以后,注入了渭河,实际上是补充了黄河的水。补充了黄河,我们就可以从黄河调水,用于陕北的建设。
说到陕北,我刚到陕西的时候看到延河水,和大家印象里的“滚滚延河水”不一样了,很小很小。延安是革命圣地,我们必须把它建设好、保护好,所以也想通过这样的办法,引调一部分水来补充延河,以换取水资源来保证建设、优化环境。所以在全省建设了一批水源地和重大水利工程,建立了水的调配网络体系,通过这些努力,就能够保证陕西的发展有足够的水用。最近我们开工了一个东庄水库,这是个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就规划要建设的水库,但由于技术等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实施,今年终于实现了,所以叫做几十年的梦想成为现实。当然现实还刚刚启动,但是几十年的梦想我们敢去做了,建成后将有30亿立方水的储量,关键它还可以调沙,对黄河的治理有很好的作用。
另外,这些水库对关中的农业用水、生态用水都会起到很大的支撑作用。我们有十大水利工程,有十大水源工程,还包括汉江治理。我们说要“一江清水送北京”,是说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70%的水是陕西的,我们要保证水清洁地送过去,陕西人民是做出了极大努力的。
关键词四:“作风”
主持人:您在谈改变工作作风的时候曾提到一点,叫公心待事、公道办事、公正理事。能不能讲讲陕西在改进工作作风方面做了哪些事情,取得哪些成绩?
娄勤俭:陕西对转变工作作风应该领会得更快一些。因为延安精神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个陕西干部,面对为人民服务纪念碑应该进行一些思考。为人民服务,就要密切联系群众,就要把群众放在首位。希望大家都能到延安革命纪念馆去看看,那时候的延安,干部的奖状都是毛主席亲自手批,手批最多的就是联系群众的典范、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典范。到那儿以后,你精神上就有一种升华。所以我们转变工作作风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我们严格执行,而且感觉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我是在农村山里长大的,对这样的要求,感到很有亲切感。比如生活中的请人吃饭,常常会有很多浪费,多可惜啊。实际上节俭是我们应该做的,是个基本的要求。当干部就必须这样,浪费可耻嘛。另外还有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的心声,怎么能把群众的事办好,这就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我们的赵正永书记就一直回答人民网网友的提问,原来我也分管办公厅的工作,也是高度关注的。对网上反映的意见,要多听,以促进政府工作的改进。当然现在要把网上提的问题全都回答,也很难,但我们会尽量把一些共性问题提出来解答。有的问题,比如说政策已经规定了,但是执行下去,老百姓不完全了解,有的执行走样,我们就要在网上发布政策的正本,使老百姓知道应该怎么样。还有一种就是老百姓共同关切的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就在工作中加以改进,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密切了和群众的关系。
另外,我们现在每年省级干部都要确定专题,做调研报告,这就要到群众中去真正地了解,群众关心什么问题,应该怎么解决,然后提出一份调研报告,再形成一些政策措施。每年都要做这样的事情,应该说这几年执行的还是非常好的。另外,对于政府的工作,有些人感到很神秘,现在我们做了两个工作,赵正永书记当省长的时候就已经做了,现在我们要坚持。一个是邀请公民代表走进省政府,在网上征集谁愿意到政府来,挑一些代表性的群众到政府来看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参观,和各个厅局进行交流,每次都会有一个省政府领导跟他们座谈。我认为这是一个直接能够听到群众声音、密切联系群众的途径。可以让群众知道政府在做些什么,这样大家就能感到,政府出台政策是很认真负责的,这就密切了与群众的关系。另一个就是建立大学生到省政府机关见习制度,现在陕西每年寒暑假都和大学联系,选一部分大学生进政府实习,通过他们增强大学生对政府工作的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活跃,反应又快,正能量传递也比较快,对我们工作中表现不好的也是一个监督。这些都是在逐步进行的一些密切联系群众的做法。还有包点制度,每个干部到贫困县联系贫困村,必须亲自去看,为什么贫困,怎么帮助它脱贫,这都是我们的工作,类似的还有很多。
关键词五:“网络问政”
主持人:您在2011年人民网全国网民留言办理工作研讨会致辞中有一句话:“处理好网络意见,既是一种工作方法,同时也是一个政治态度。”陕西省政府下一步如何将留言办理工作怎么样更加地深入到人民群众心目当中?
娄勤俭:从发展来看,计算机和互联网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计算机和互联网推动了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所以网络作为一种有效的沟通平台,已经是历史的必然,你必须去关注它,必须把这个平台用好。赵正永书记当省长的时候,他就一直比较关心网络的意见,对人民网上网友的留言,都是高度关注的。我们要把网友提的一些问题作为建议,责成各个部门进行研究解决。有时候我们在网上一看,为什么网友这个问题提得那么犀利,为什么这个问题那么简单还在提。你当省长你了解的东西多,当然你感觉这样,但是作为一个网民来讲,可能他的知识只是在某个方面比较专,比如原来我是信息技术的专家,信息技术你问我什么我都不怕,但是你要问别的,它就不一样。所以,必须善待网友的意见,哪怕他提的问题很犀利,哪怕他提的问题很简单,你都要站在他的角度,来积极的谈这个事情,来做这个事情。另一方面,恰恰网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可能会对我们有启示,本来可能这个问题我们解决很困难,但是他从另一个角度提了建议,方法可能很好,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样来讲,重视网上的意见,一方面是帮助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还使我们能够在这里面获取一些思想火花。
当然,有一些是法律纠纷是要法院来解决的。我们是法治国家,有些问题还是要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
现在生活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时代,你就要适应这种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通过网上能够看你的一言一行,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经得起网民的考验和检验。网络反腐要真正起到作用,关键是要真实地反映问题。要把正确的意见和人肉搜索的网络暴力区分开。网络是一种很有效、很方便、很有用的反腐工具,我们要高度重视网上反映的问题,也应该积极地回应。网络反腐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能够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是比较支持的。但怎么把这个方式用好,真正起到反腐的作用,还要不断完善。
关键词六:“中国梦”
主持人:今年两会的一个热点就是“中国梦”,省长能不能和数以亿计的网民分享一下您的“中国梦”。
娄勤俭:关于中国梦,总书记已经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历史上很辉煌,现在正在走向新的辉煌。我们走过一些弯路,但是,走过的弯路是我们前进中的探索,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感到非常自信,无论是从理论上、制度上,我们都要高举旗帜往前走,这是一种自信的力量。只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子,不断地修正我们前进中的一些错误,坚持好的做法和经验,就能实现这样的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每一个人来推动,这是一个国家的问题,也是一个省的问题、一个家庭的问题、每个人的问题。这个梦想有很多个层面,作为每一个人,都要站在国家的大局,国家兴,则我们兴,只有国家兴旺,我们才能很好地发展。国家兴旺也要求每个家庭、每一个人发展好,你的兴旺才能让国家兴旺,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不要把它对立来看。我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我们整个国家的梦想,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
主持人:娄省长的一番话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陕西人民的勤俭和质朴的美德。祝福陕西的明天更加好。
娄勤俭:谢谢各位网友,希望大家继续关注陕西、关心陕西、支持陕西。